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作为参照标准,通过对骨髓损伤程度进行分级,评估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对椎体不同程度外伤性骨髓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因怀疑有椎体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而先后行MR及DSCT检查的病人20例(研究共纳入181个椎体,其中胸椎88个,腰椎93个),DSCT的扫描数据通过工作站的三物质分离算法进行后处理后可以得到椎体的VNCa图像。两名医师各自独立地在VNCa图像上采用三级主观评价法(0级代表没有骨髓密度异常,1级代表有轻微的骨髓密度异常,2级代表有明显的骨髓密度异常)对每一个椎体的骨髓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由第三名医师在VNCa图像上测量各个椎体的骨髓CT值。第四名医师在MR图像上同样采用三级主观评价法(0级代表没有骨髓信号异常,1级代表有轻微的骨髓信号异常,2级代表有明显的骨髓信号异常)对每一个椎体的骨髓损伤程度进行分级。MR图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结果:两名医师在VNCa图像上对椎体骨髓损伤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及VNCa图像与MR图像显示骨髓损伤情况的一致性均好(κ值分别为0.695、0.694)。以MR图像作为参考标准,当2级骨髓信号异常视为骨髓损伤阳性诊断时,VNCa图像主观分析结果诊断椎体骨髓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和准确性分别为85.0%,97.5%,81.0%,98.1%和96.1%.在MR图像诊断的骨髓损伤椎体组或骨髓正常椎体组中,VNCa图像上胸椎与腰椎的骨髓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以MR图像作为参考标准,骨髓损伤椎体和骨髓正常椎体之间的骨髓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于骨髓CT值,以MR图像作为参考标准,当2级骨髓信号异常视为骨髓损伤阳性诊断时,VNCa图像诊断胸腰椎骨髓损伤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0,最佳截断值为-11.80 HU,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86.3%.结论:1 DSCT VNCa图像对于椎体外伤性骨髓损伤在视觉评判和CT值测量两个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明显的椎体外伤性骨髓损伤。2医师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椎体骨质结构在CT骨窗图像上的完整性与否来诊断或排除VCF,对于骨质形态尚完整的椎体,也可以利用VNCa图像来检测或排除骨髓损伤。3相较于普通单能CT,DSCT可以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来帮助医师更好地发现需要诊治的新发骨折椎体,从而预防更多并发症的出现。4对于那些有MR检查禁忌症的病人或因怀疑有VCF而需要行“一站式”检查快速作出诊断的急诊病人,DSCT的VNCa图像为之提供了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