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救市措施,其中有一项:修改会计准则。这一小小改动对稳定金融业股价起了一定作用,于是,全球各国纷纷效仿,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呼声高涨,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公允价值”的存废之争。争论的焦点在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是不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或者即使不是成因,是否因此助长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否应该被叫停?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这些疑问对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时代背景,以金融工具计量属性作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为主要理论依据,首先列示了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论战双方的主要观点,然后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务证据两方面论证了公允价值才是金融工具最为相关的会计计量属性:一方面,从供给来看,公允价值信息具有高度相关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从需求来看,这也是由金融工具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面对资本市场“决策有用”的信息需求所做出的现实选择。最后是文章的升华,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金融工具的未来计量模式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产生有其自身的根源而不是由于运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导致的,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的最佳选择。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工具计量模式发展的方向,应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方向循序渐进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