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关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称为未来取向(future orientation),它是个体预期、规划和评价未来生活并赋予其个人意义的能力(Nurmi,1991;Seginer,1992;Trommsdorff,1983)。个体一生中都会不断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作为儿童向成年发展的过渡阶段,青少年期是集中思考和规划未来的重要时期。根据Nurmi(1991)从认知—动机角度提出的过程模型,个体的未来取向包括动机、规划和评价三个心理过程。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有助于其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McCabe& Barnett,2000a),如可以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Shobe&Page-Adams,2001)、降低个体的抑郁水平(Salmela-Aro& Nurmi,1996)等。情绪适应是青少年心理—社会性适应以及幸福感的重要指标,探讨未来取向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未来取向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已有少量研究探讨了未来取向与抑郁的关系(Nurmi&Salmela-Aro,2002;Salmela-Aro& Nurmi,1996,1997),但这些研究仅限于对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探讨,且只关注了未来取向的某个单一的过程。因此本研究拟考察未来取向的动机、规划和评价三个过程对青少年早中期个体情绪适应的影响。 已有基于未来取向过程观的大量研究,无论是对未来取向三个过程本身的研究,还是考察它们的影响因素或者是所产生的发展结果,都只是孤立地探讨了这三个过程。但是对于个体而言,未来取向的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研究单独的某一个过程不足以揭示未来取向的整体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三个领域的未来取向动机过程(目标和担忧)、规划过程(探索和投入)和评价过程(态度)的五个维度进行整合,以初步了解青少年在不同领域的未来取向的基本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基本特点。此外,本研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职业以及婚姻/家庭三个领域未来取向的领域特殊性。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山东省五所初中和五所高中初二、高一和高三的1839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青少年自我报告问卷,其中包括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未来取向的测查内容包括:青少年对个人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目标、担忧、探索、投入以及对相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应领域发展所持有的态度;情绪适应测查内容包括:抑郁和特质焦虑。研究发现: (1)青少年在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三个领域的未来取向有不同的类型,教育领域的未来取向分为四种类型,职业领域的未来取向分为五种类型,婚姻/家庭领域的未来取向分为两种类型。 (2)基于变量中心的分析表明,未来取向的不同过程对情绪适应有不同的预测能力,评价过程的预测能力最大,其次是规划过程,动机过程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3)动机过程的目标和担忧频次能调节城乡和年级对情绪适应的预测作用,较多的教育担忧和职业担忧可以缓解农村青少年的高抑郁水平,同时,较少的教育目标增强了初二青少年的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 (4)基于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教育领域中等动机—低规划—低乐观类型和职业领域低动机—低规划—低乐观类型青少年的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均最高。婚姻/家庭领域低未来取向类型青少年的特质焦虑水平略高于高未来取向类型。 (5)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类型存在领域特殊性,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未来取向的类型较多,婚姻/家庭领域的未来取向仅分为高和低两种类型。未来取向对情绪适应的预测具有领域特殊性,在未来教育和职业领域,青少年的规划能负向预测抑郁和特质焦虑,且投入比探索有更强的预测能力。而在婚姻/家庭领域,探索正向预测抑郁和特质焦虑,投入负向预测抑郁,且探索的预测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