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贫困会导致环境恶化,要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可理解为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进一步肯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样,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关系问题,被摆在了世界面前。因此,代际公平问题是人类认识能力增强、认识视野扩展、生态和环境问题突出、对人类后代有了道德关怀之后,才出现的一个现代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并且只有实现了可持续消费,才能保证可持续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目的和终点,生产是基础和起点,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可持续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在发展中实现与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并达到以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同时又以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可持续消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因此,可持续消费成为整个国家可持续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对于全球的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可持续消费乃至由其组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依赖于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只有每个家庭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符合资源保护、环境友好的要求,才有全社会的可持续消费实现的基础。综观国内对于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文献,几乎全部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迄今未看到从家庭这个社会的核心单元进行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可持续消费问题的观察、分析的视角是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模式、消费行为,以期通过客观、细致地了解、洞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其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动因,为构建更合理的社会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微观认识基础。本文本文拟在研究国内外相关可持续消费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者行为方面,对可持续消费的微观基础——消费者及家庭的消费意识及生活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微观角度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探寻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进而解读消费者行为背后的环境态度、环境意识以及这些东西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从而达到以下目的:既为上述理论框架提供有力的论据和证明,又以中国的消费状况为实例进行微观分析和论证,同时也从微观角度寻求实现可持续消费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和路径。本研究对于揭示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基础,寻求有效的实现机制具有探索性的作用。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是可持续消费,而可持续消费的基础是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资源环境自觉的消费意识以及这种自觉意识下的消费行为。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量化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操作程序规范、调查方式严格、通过样本反映总体,可以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高效迅速地、较为准确地概括、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并在不同现象之间建立普遍的、客观的、可观察、可验证的关系。但是标准化的量表、被动的行为测量,可能无法洞悉被调查者细腻、具体、超越表面和简单化的思想深处。微观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研究对象的互动性、过程性和行动导向性,决定了现象学研究方法较为适宜(Strauss & Corbin,1990)。本文认为,研究可持续消费这一宏观议题,可以借鉴公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权威与最规范的研究方法(Ersley,1989)——扎根理论的研究思想,采用现象学方法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微观观察,直接从观察到的原始材料入手,进行质化的整理、归纳、概括、总结,进而梳理出理论材料、概念和命题,最终揭示其消费行为背后有关环境的消费意识。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意识。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择6个样本进行经验观察,之所以选择6个,是因为质性研究的抽样重点,“样本一般都很少,甚至只有一个个案,但需要有深度的‘立意’抽样”(Patton,1990),因此,质性研究样本选择原则,必须是能提供“多元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资料为标准,而非量化研究的抽样以“广度”为原则。从质性研究特别是扎根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样本的多少全凭研究者的判断,并不像量化研究一样为进行统计分析在样本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这一类型的研究认为,6名被访者是比较合理科学的样本数(Denzin and Lincolin,1998)。在样本选择中,本研究将年龄、文化程度与社会阶层作为选择被访者的因素。这种选择旨在使样本范围有较大的年龄跨度、文化程度跨度和社会阶层跨度,同时在性别上对称。在深度访谈访谈开始时,被访者均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他们的消费经验、消费观点和感受,同时考察他们的消费习惯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并明确地告诉被访者,该项研究所定义的消费包括了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吃、穿、住、行、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思想,本研究旨在从研究者的角度,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相互对话中,实现资料收集及分析,强调将研究置于一个开放的时空环境,不但不像实验法一样相对封闭地控制外部变量,而且反对那种将有限的研究变量孤立抽取出来的研究模式,因而对深度访谈不作时间、空间限制。在营造出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后,被访者感到怡然自得,这样更利于访问者与其讨论关于环境和消费习惯的话题。采访提纲本研究采用广受学者认可的1989年Thompson文章中提供的范本程序,但不做严格限制,以获取生动、细致、深入的质化材料。通常我们用“您是否曾经考虑过您的消费行为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呢?”这类开放式问题来促使被访者打开话匣子,在不限定采访地点、不限采访时间的情况下,这是符合现象学采访要求的。一旦开始采访,我们非常鼓励被访者描述自身的实际经验(生活经验)与他们通常会采用的做法。对话是延展式的而非直线,在碰到可展开的话题时,我们不死守提纲思路,会做更多的引导,从一个问题引入到另一个新问题中去,但会保持在研究的目的所涉及的范围内。本研究注重的是话题的深度,在跟进性问题的研究中,可以从被访者的表达里发现某些信号,这些构成了本研究之后可能的研究议题。深度访谈时均征求过被访者的意愿,对于不愿过多透露个人信息的被访者采用化名和较为简短的背景资料介绍,详细的个人资料和采访记录受到了加密保护。访谈后我们对访谈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在将采访录音进行文字转录后,首先将个体现象向总体现象做归纳总结,把各个样本中的相似信息予以整合,进而区分所有信息中的共性和个性部分的内容。深度访谈所得的访谈资料从微观、个体的角度通过互动式的讨论描述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些主要行为方式,可以通过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观察到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了解到消费者的消费感受,并从消费者的行为与感受中挖掘出背后的消费意识。本研究经由消费者从各自的角度描述他们在产品选择与购买,产品使用与处置以及行、游等日常消费行为等方面、的经验与作法中,了解、判断他们的消费行为背后的环境保护意义上的“话语意识”与“实践意识”。研究发现,在消费者产品选择过程中,有的消费者,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具有较强的“话语意识”,能自觉地将环境因素融入购买决策因素中;在产品使用和处置方面的,大多数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和处置行为上,具有自觉程度不同的环境“话语意识”。研究揭示,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这样三个条件:一是环境友好的消费行为能否让消费者个体感受到功效意义上的利益,二是各类社会群体的生活价值取向中环境友好是否成为主要的价值理念,三是社会习俗中有无环境保护内容的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