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淋巴消肿方治疗乳腺癌患侧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乳腺癌术后合并患侧上肢水肿的患者60例(实际入组56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口服淋巴消肿方)和对照组(气压泵治疗机)进行临床观察。以双侧上肢周径为主要疗效指标,以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为安全性指标,对淋巴消肿方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结果:参与统计的55例病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其中优良率25%,良好率4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其中优良率18.52%,良好率37.0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良率及良好率均等同于对照组。轻度、中度水肿患者的疗效均明显优于重度水肿患者(P<0.01)。全部入组患者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无一例观察期间发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导致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基本机制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上肢淋巴系统循环障碍,淋巴不能充分引流,重者伴有皮下组织的纤维化。气压泵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一种,应用较广泛,但须于院内接受治疗,不易开展家庭治疗,患者依从性受到影响。本观察采用以疏肝通络为法的淋巴消肿方,经过前期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优良率及良好率均等同于对照组,提示淋巴消肿方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今后在进一步扩大样本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有望获得更加科学、客观的结果。此外,本方本为内服汤药,若将其同时外用于患肢,或酌加通阳发汗之品,是否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是今后要继续观察的方向之一。
本观察还显示轻度及中度水肿的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重度水肿疗效不佳,这与本病症的病理表现相符,临床表现越重,病理改变越重,治疗难度越大,提示本病的治疗要及早干预才能获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