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佛教思想,在原始佛教《阿含部》、《本缘部》和《经集部》等大量经典中就已经非常丰富,是佛法中固有的思想,体现了释迦牟尼佛创教的本怀。然而由于流传二千余年特别是明清以来的积弊,人间佛教思想被淹没殆尽,致使众人不闻不知;而“鬼本”“神本”的非人间佛教思想泛滥使得佛教在清末衰竭不堪。由于又遭太平天国破坏、洋教和会道门掠夺、西方文化和民主革命潮流冲击,佛教面临生存危机。杨仁山、太虚、欧阳竟无等大德发起佛教复兴运动,其中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和理念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经印顺法师、星云等提倡和实践,“人间佛教”事业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人间佛教”仍未完成现代化的转型,而且在许多旧问题没解决的前提下,又面临着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这引起当代有智之士的担忧。陈兵教授作为佛教学者和实践者,自觉地对现代佛教的历史源流、存在状况、未来走向进行了反省和深思,他凭依中西文化的广阔视野、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视角,站在全人类避免堕入物欲深渊而追求超越的高度对东西方文明进行了审视后,发出了自己的呐喊,认为佛法蕴藏着拯救文明危机的智慧。陈兵教授继承了前人如太虚大师、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等的“人间佛教”思想,考察了当代的人间佛教事业,结合时代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人间佛教”思想。他认为现代“人间佛教”需要从教团、教义、社会功能上进行重建,要融入民主、科学、社会化的现代元素,要让佛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发挥它有益于社会的各种功能。他呼吁要把佛教经典进行解放,能为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把寺院变成四众修学、佛教教育、福利事业、弘扬佛教文化的中心;要发挥居士佛教的应有功能,以更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佛法的弘扬要多样化,与现代各种科学手段结合起来,形式应丰富;要让佛法与世法结合起来,注重文化教育、经济、慈善、福利、医疗、临终关怀等事业。他总持佛法的心髓为“自治其心”,通过对“佛教心理学”的建构,希望能医治现代众生浮躁、冷漠、物欲化的心灵疾病,以自净其意,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慧、慈悲、安祥、精进的完美圣智型,实行心灵进化的超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