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的创作中,“死亡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死亡主题”贯穿了贝娄的整个创作生涯,是小说主人公们生存焦虑的深层根源,这在其长篇小说和代表作品中尤为显著。每部小说中主人公生存危机的最终化解,都可被视为这一阶段贝娄对“死亡主题”再思考的结果。对“死亡主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贝娄创作的一贯性及其主要文学命题,认识贝娄的创作特色及成因。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作为人生根本问题的“死亡”威胁时,贝娄及其犹太主人公无法不调动他们最深层的保护性文化因素,贝娄创作的犹太特性在“死亡主题”中得到了深刻、充分地体现。在社会现实、作家经历、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贝娄小说中“死亡主题”的变迁呈现了一条向犹太传统由隐渐显的回归轴线。本文主要立足于贝娄的三部中后期代表作,通过文本细读、传记资料综合等方法,分析其对“死亡主题”不同的表现方式、思考重点和超越死亡恐惧的途径,凸现贝娄对“死亡主题”的持续焦虑、及其与犹太传统之间复杂深沉的关系。《赫索格》中,“死亡焦虑”是主人公所有精神危机的潜在背景,以主人公从虚无主义死亡观中突围为最终化解方式;《洪堡的礼物》以对灵魂、艺术、爱等“不朽”价值的吁求和践行来超越死亡恐惧;《拉维尔斯坦》的两位犹太主人公则在真正的死亡境遇中实现了对自我犹太身份的确认与回归。三部作品在“死亡主题”表达和向犹太传统回归上逐渐递进、愈加“提纯”。而小说中始终共有的对现世生活、个人价值、超越性精神的强调,对“记忆”与“家庭”伦理内涵的推崇,将贝娄创作的犹太特性揭示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