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喜福会》一经问世,就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作为华裔作家,她从自己的特殊身份出发,讲述华裔美国人的生活情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母女形象。《喜福会》从四对母女的角度讲述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透露出华裔两代人在多重文化交织中的生活情感和生存现状。
本文选择《喜福会》这一文本,围绕着中国性在小说中的重新定位这一主题,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解读。文章将中国性置于东方主义话语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作家在东方主义话语中是一名反东方主义者,她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重新认可,而非不加分辨的抛弃。同时她还以自身的美国背景对中国性进行修正,以适应其在美国文化中新生活的需要。这为研究谭恩美及其他华裔美国作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谭恩美的文学地位和她的作品,并对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框架做了简要概括,着重探讨了东方主义话语及其对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影响。这一理论将用于对小说的文本分析中。
第二章中国性的错位,结合对《喜福会》的文本分析解析两代移民被主流文化误读所造成的文化错位。本章试图通过展现美国华裔旅居者的文化错位现象,由此推出重新定位中国性的必要,中国性的重新定位对于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构建至关重要。
第三章中国性的追寻,阐述华裔美国人的身份缺失及他们为找回自己的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小说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武器来应对华裔美国人在美国文化下遭遇的挫折,从而揭示追寻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第四章中国性的改写,探讨了谭恩美如何重构她的中国性。经过谭恩美的改写,本章旨在展现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性,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又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是作家为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所创造的独特文化身份。第五章结论通过对中国性的追寻和改写,谭恩美脱离了文化身份的错位,意识到并接受了自身文化身份的双重性,从而完成了她对中国性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