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现代经济周期中的金融特征日益凸显:金融活动一方面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随时可能诱发,造成经济急剧动荡甚至严重衰退。为什么微小的金融冲击能引致巨大的宏观经济波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始终无法就金融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亟需新的理论来解释“小冲击大波动”的成因与机理。本文在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背景下,以“金融加速器机制”为研究主题,运用随机一般均衡方法(DSGE),探讨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全文突破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单一企业视角’的研究范畴,沿着“企业——银行——两者互动”的分析思路,强调“银企双方”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力图探究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问题:第一,在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下,外生金融冲击如何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第二,金融冲击如何在银行部门作用下自我放大并影响银行脆弱性?第三,金融冲击如何通过作用于银行系统并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换言之,微小金融冲击引致巨大经济波动的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借助上述机理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本文依次从企业与银行两个维度展开研究。首先,从企业维度,明确界定并验证企业“资产负债表”不同内容——“净资产”和“融资杠杆”在冲击传导机制中的具体表现,这是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成立的微观基础;其次,从银行维度,剖析以顺周期杠杆率、资产价格和流动性构成的“棘轮效应”为核心的银行金融加速器机制,检验上述机制运行的自我执行条件以及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一个含银行违约概率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详细考察上述两个子系统的联动性,揭示一个包含银行和企业双重资产负债表的“广义金融加速器机制”,并总结其与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异同。本文运用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数值模拟等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实质是由“净资产”的放大效应和“融资杠杆”的加速效应共同组成。金融冲击引起企业净资产成倍数变动,并触发企业净资产、外部融资升水和融资杠杆之间的“棘轮效应”,进而持续改变企业投资规模,最终加剧经济波动,这构成了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微观机理。经验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2000-20]0年间我国制造业广泛存在“净资产效应”与“融资杠杆效应”,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微观机理。由于上述传导侧重企业资产负债表,因此也称“狭义金融加速器机制”或“企业视角下的金融加速器机制”。(2)外生冲击在金融系统作用下具有自我放大和增强功能,并极大地影响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银行顺周期资本负债管理模式下资产价格、杠杆率和流动性三者形成的“棘轮效应”是上述放大机制的核心。经验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具备上述机制自我执行的条件,杠杆率对银行违约概率存在正向作用。由于上述机制侧重银行资产负债表,因而,称之为“银行视角下的金融加速器机制”。(3)在上述两个子系统共同作用下,外生冲击不断自我放大,并加速恶化企业投资规模,引起经济动荡。银行和企业的双重资产负债表是整个放大机制的核心,银行内化预期违约损失后确立的企业融资契约是两大子系统间的桥梁。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银行脆弱性对金融加速器效应起到正向放大作用,职能部门应及时掌握和调整银行系统脆弱状态,以便选择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执行的最佳时间点。由于上述机制考虑银行与企业的双重资产负债表,因此,称为“广义金融加速器机制”。与“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相比,“广义金融加速器机制”突出了银行脆弱性在金融冲击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突出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破传统金融加速器机制只关注企业视角的研究范畴,放松“银行完美”的假设前提,指出“冲击——银行——企业”这一传导机制的逻辑基础与现实依据,进而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银行与企业双重资产负债表的广义金融加速器理论框架;第二,对传统金融加速器放大机制进行了更为细化的研究,明确区分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和“融资杠杆”在冲击传导过程中的不同反应,验证了金融加速器机制实质上是由“净资产”的放大作用与“融资杠杆”的加速作用共同决定;第三,将Merton (1974)违约概率模型首次应用于测算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动态地反映银行系统脆弱性,并解决了传统指标法度量银行脆弱性所带来的指标不统一和变量自相关问题,为全面评价银行脆弱性提供了可实现的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