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弥散ADC值及动态T2*MR灌注rCBV值的分析目的: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3.0T MR弥散ADC值、动态T2*灌注rCBV值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32例术后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在术前行弥散(DWI)、动态T2*灌注(T2*PWI)及常规3.0T MRI扫描,对每一个病例,测量分析肿瘤所有成像层面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平均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CBV)的变化,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Ⅱ、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实质区的平均最小ADC(×10-3mm2/s)、平均最大rCBV值分别为1.21±0.16,1.4±0.3;1.16±0.22;2.3±1.2和1.03±0.21,5.1±3.8。Ⅱ级与Ⅳ级间的ADC值有显著差异(P<0.05),Ⅱ与Ⅲ、Ⅲ与Ⅳ级之间rCBV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各级之间的数值有重叠。Spearman等级相关显示,肿瘤分级与ADC及rCBV均存在显著正相关(0.661,P<0.01;0.579,P<0.01)。瘤周ADC及rCBV值均明显升高。肿瘤实质区平均最小ADC与平均最大rCBV之间未见统计学显著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0.112,P=0.39)。结论: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倾向于ADC更小、rCBV值更高。瘤周水肿区rCBV升高,可能提示瘤周浸润,需结合术中导航MRI进一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瘤水弥散运动受限与血流量增加之间未发现相关关系。第二部分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动态CT灌注与动态T2*MR灌注成像应用的比较研究目的:探讨动态CT与动态T2*MR灌注成像在脑星型胶质细胞瘤应用中的异同。材料和方法:术前对2例脑肿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另1例中央神经细胞瘤作为对照)分别行动态对比增强CT灌注和动态T2*敏感对比增强平面回波(DSC-T2*)MR灌注成像,分析两种灌注方法的rCBV、CBF结果。比较动态CT灌注与动态T2*MR灌注两种技术的异同,探讨其优势、劣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动态CT与动态T2*MR灌注成像显示最大rCBV出现的部位、肿瘤实质区以外CBV增加的范围有区别。两种灌注方法的rCBV、CBF结果不相同,但是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简便、费用相对低、定量更准确;但空间覆盖有限、有电离辐射及对比剂副作用,两者的优、劣势部分互补。动态CT灌注与动态T2*MR灌注结果不完全一致,不能相互替代。动态对比增强CT灌注微血管定量技术有可能替代MR技术,但不可能完全替代MR灌注成像作为无创性评价脑星型胶质细胞瘤生物学的方法。第三部分钆剂对T2WI脑星形胶质细胞瘤1H-MRSI代谢物波峰面积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钆剂对脑肿瘤T2WI1H-MRSI主要代谢物的波峰面积有无影响,为钆剂增强波谱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钆剂注射前后,对高、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及正常对照各4例行T2WI长TE(TE=144ms,PRESS)MRSI成像,分别计算感兴趣区内肿瘤的实质区、周围水肿区及正常表现体素的Cho、Cr及NAA代谢物波谱数据(共643个有效体素),分析增强前后代谢物的波峰面积变化。结果:钆剂注射后5-10分钟、T2WI长TE(TE=144ms,PRESS)MRSI显示,仅脑膜瘤组Cho峰面积略下降(<10%),相比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之间无显著意义。总体上Cho、Cr及NAA波峰的面积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钆剂后,脑膜瘤Cho波峰面积略有下降,其机制可归于T2*敏感效应;钆剂对脑星形胶质细胞瘤T2WI长TE、MRSI主要代谢物的波峰面积无明显影响;增强波谱以Cho/Cr比值反映脑星形胶质细胞瘤Cho水平的变化较为可靠;应用增强波谱是可行的。第四部分DWI、动态T2*PWI及1H-MRSI术前评价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应用研究目的:与常规MRI比较,探讨术前DWI、动态T2*PWI及1H-MRSI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为分级提供客观数据。同时探讨瘤周的变化,以及ADC、rCBV和代谢物比值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前瞻性随访研究3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析术前的常规MRI、DWI、T2*PWI以及MRSI图像。计算每一个病例、肿瘤中心同一层面的实质区、内侧瘤周和外侧瘤周的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CBV)和多个代谢物波峰面积比值的变化。对肿瘤实质区的测量结果行Pearson相关分析,应用ROC曲线确定以ADC、rCBV以及代谢物波峰面积比进行分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最佳工作点,并与常规MRI相比较。结果:相比低级别肿瘤,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倾向于rCBV及Cho水平更高,ADC值更低。肿瘤实质区的最大rCBV(1.75±0.42和3.50±2.22)、最小ADC(1.27±0.13和1.04±0.26×10-3mm2/s)、最大Cho/NAA(1.48±0.29和2.32±1.16)和最大Cho/Cr(1.33±0.31和1.90±0.66)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之间内侧瘤周的最小ADC(1.42±0.27和1.22±0.13×10-3mm2/s)、最大Cho/Cr(1.15±0.31,1.90±0.92)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外侧瘤周NAA/Cr的差别有显著性(1.64±0.14和0.95±0.30,P<0.05)。肿瘤实质区最大Cho/Cr和最大Cho/Cr-n呈显著正相关(P=0.001)。常规MRI对32例中的30例分级正确,分级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90.9%和100%。以肿瘤实质区最小ADC、最大rCBV及最大Cho/Cr区别高、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1.09×10-3mm2/s、2.55和1.80,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6%,100%;59.1%,100%和54.5%,100%。结论:术前DWI、动态T2*PWI及1H-MRSI可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提供辅助信息,并能较好反映瘤周的异常,相互间可以补充。但是这些新技术鉴别高、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敏感性并不优于常规MRI,提示肿瘤的个体差异很大。准确确定肿瘤的浸润边界仍有赖各种MRI新技术向细化发展、并需结合术中导航MRI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五部分DWI、动态T2*PWI及1H-MRSI对部分脑内环行强化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DWI、动态T2*PWI及1H-MRSI对部分脑内部分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随访研究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9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胶质母细胞瘤12例、孤立性转移瘤8例、放射性坏死5例、炎性/脱髓鞘病变4例),分析术前/治疗前弥散、动态T2*灌注及1H-MRSI成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炎性/脱髓鞘病变的环内容物ADC值相比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病变环壁的ADC值、以及高级别胶质瘤与孤立性转移瘤环周水肿区ADC值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高级别胶质瘤与孤立性转移瘤之间以及两者与放射性坏死、炎性/脱髓鞘病变的环壁强化区rCBV值均有显著差别(P<0.01)。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rCBV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各组病变环壁强化区的主要代谢物比Cho/Cr、Cho/NAA及NAA/Cr无显著差异。高级别胶质瘤与放射性坏死周围水肿区的Cho/Cr相比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与其它各组、以及两组之间的Cho/NAA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结论:脑内环形强化病变周围的rCBV及Cho水平有助于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高级别胶质瘤和放射性坏死。炎性/脱髓鞘病变的灌注及代谢物变化明显不同于肿瘤性病变。DWI、动态T2*PWI及1H-MRSI对鉴别脑内环形强化病变具有重要价值,需要进一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