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农药在自然环境和作物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及其规律,对评价农药的生态环境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并制定农药的使用标准提供依据。光化学降解是农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农药的光化学降解对农药药效的发挥及其环境影响的评价都有直接的关系。烯肟菌胺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环境有良好的相容性,属低毒农药,持效期较长。因此研究烯肟菌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光化学降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进行了烯肟菌胺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在水稻田中的残留消解研究,并研究了在高压汞灯下,不同浓度、不同溶剂、不同pH值、不同光催化氧化剂等对烯肟菌胺光降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自然环境条件下,烯肟菌胺在稻田中的降解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湖南试验点,烯肟菌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51d、8.31d和6.41d;在浙江杭州试验点烯肟菌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5d、12.5d和7.3d。在广西南宁试验点烯肟菌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4d、8.5d和7.5d。其降解速率依水稻植株、稻田水和土壤而递减。(2)在水稻生长期采用戊唑醇·烯肟菌胺20%悬浮剂按推荐剂量(商品制剂1500g/hm2,300 g.a.i/hm2)和高剂量(商品制剂2250 g/hm2,450 g.a.i/hm2)兑水50 kg/亩稀释后,均匀喷施于水稻茎叶,各试验处理分别施药3次和4次,每次间隔7天;烯肟菌胺在湖南长沙、广西南宁和浙江杭州三个试验点的稻田土壤、稻杆、谷壳和糙米中的残留量,在最后一次施药后的21d时分别:0.082~0.267mg/kg,0.215~0.514 mg/kg,0.323~0.673 mg/kg,0.192~0.430 mg/kg之间。因此,建议我国参照法国标准规定,暂定糙米中烯肟菌胺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5mg/kg。(3)通过在pH值分别为3.0、4.0、5.0、7.0、9.0、11.0的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实验,得出烯肟菌胺的光化学降解速率随着pH值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烯肟菌胺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酸性条件下则有利于其光化学降解。(4)烯肟菌胺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依次是乙酸>丙酮>无水乙醇>甲醇>石油醚。(5)不同浓度的光氧化催化剂,均对烯肟菌胺的光化学降解有催化作用。随着光氧化催化剂浓度的增加其催化作用也随之增加。而不同种类的光氧化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大小顺序依次是H2O2>TiO2>Fe2O3。(6) Na2SO4、K2SO4对烯肟菌胺的光化学降解起促进作用。随着K2SO4浓度的增加,对烯肟菌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也随之增加,而且K2SO4的作用大于Na2SO4的作用。KNO3、KH2PO4对烯肟菌胺的光化学降解作用起抑制作用。随着KNO3、KH2PO4浓度的增加,对烯肟菌胺光化学降解解的影响也随之降低,并且KH2PO4作用大于KNO3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