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幸福感是目前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幸福感越强的员工,在工作中越充满活力,积极投入,且富有创造力,同时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困难时,拥有更强的应对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组织和个人绩效。随着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越发强烈,幸福管理开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及盖洛普连续多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均显示,我国企业员工幸福感极为低下。可见,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此背景,对工作幸福感的测量指标和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竞争的持续升温,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积极心理因素,已经超越社会和人力资本成为组织和个人的重要竞争资源。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心理资本作为重要的个体资源,在工作情境中能够对员工的情感和认知变量起到显著的积极效应。但心理资本对工作幸福感这一重要变量的影响研究尚未得到发展,具体的影响机制并不清晰。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选择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身心健康四个维度对工作幸福感进行衡量;其次,对心理资本影响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得到相应的理论假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外资企业本土员工为被试对象,运用SPSS22.0和AMO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组织如何通过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以提升工作幸福感,实行幸福管理,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对策。本文的具体研究表明:第一,心理资本对工作幸福感的积极指标(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起到正向作用,对其消极指标(工作倦怠和身心健康)具有负向影响,即心理资本越强的员工,在工作中的投入感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同时拥有较多的心理资本也能够有效减轻员工的工作倦怠,减少对身心健康的威胁;第二,心理资本对个体行为认知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等情感体验指标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揭示了心理资本首先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然后通过情绪和态度的改变引起行为认知的改变;第三,本研究得出心理资本对工作幸福感的内部影响机制主要由两条动态路径组成,一条是心理资本通过动机激励过程,促进员工的工作投入,提高工作满意度;另一条是心理资本通过能量补充途径,有效的缓解员工的工作倦怠,进而抑制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