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风蚀水蚀交错区覆沙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覆沙坡面降雨侵蚀输沙特征,分析了降雨条件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及覆沙格局对坡面侵蚀产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WEEP模型对覆沙坡面的径流产沙过程进行模拟,为进一步深入认识风蚀水蚀耦合机理,实现风蚀水蚀复合侵蚀过程模拟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雨强及覆沙格局对覆沙坡面产汇流特征的影响。不同雨强下,覆沙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较裸坡坡面分别延长了31.00min、17.50min、13.80min,不同覆沙厚度下延长了11.50min、12.00min、16.90min,不同覆沙长度下延长了5.10min、1.50min、16.00min,即得出覆沙坡面延长了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较裸坡延长了4.00~14.00倍;覆沙坡面的流速在1.00mm/min和1.50mm/min雨强下始终大于裸坡,即覆沙坡面增大了坡面流速;覆沙坡面改变了坡面入渗模式,进而影响坡面的产流特征; ⑵雨强对覆沙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首场降雨条件下,坡面的含沙(产沙)量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加,覆沙坡面的含沙(产沙)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明显高于裸坡坡面,覆沙坡面产沙量是黄土坡面的20.60倍、11.60倍、2.30倍;连续降雨条件下,覆沙坡面含沙(产沙)量由多锋向单峰发展,含沙(产沙)量逐渐降低,表明坡面侵蚀过程在连续降雨下逐渐达到一个稳定的态势; ⑶不同覆沙格局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首场降雨下,坡面的含沙(产沙)量随覆沙厚度(长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厚度下覆沙坡面产沙量是黄土坡面的13.00倍、11.40倍、190倍,不同覆沙长度下覆沙坡面产沙量是黄土坡面的2.20倍、7.00倍、6.40倍;连续降雨条件下,坡面含沙(产沙)量逐渐降低,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得出:与裸坡坡面相比,坡面覆沙的侵蚀量大幅度增加,增加了1.00~19.00倍; ⑷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的变化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覆沙厚度(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形维数在产沙初期显著降低,随后开始升高并趋于稳定;d50在产沙初期显著增加,随后开始降低并趋于稳定;综合分析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d50的变化,可以初步得出径流中泥沙的时间来源:在坡面开始产流第5.00~11.00min径流中开始含有大量的砂粒; ⑸对覆沙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模拟。通过对模型中影响侵蚀量的气候参数和土壤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细沟间土壤可蚀性、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及降雨量对侵蚀量的敏感度最高;借助WEPP模型对坡面产沙过程进行了初步模拟,在一定的误差和ME值范围内,该模型可较好的模拟坡面的产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