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提示约60%高血压患者存在左心室心肌肥厚。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左心室肥厚患者,这与肥厚心肌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关。心肌肥厚过程中发生心肌电重构,从而使肥厚心肌出现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引起触发活动,导致肥厚心肌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肥厚心肌离子通道变化是肥厚心肌电重构的主要原因。目前有关肥厚心肌离子通道变化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特别是有关钠通道及钙通道变化的分歧更是明显。有研究表明心肌肥厚愈明显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愈高,提示可能心肌肥厚程度不同,引起肥厚心肌电重构的离子通道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不同肥厚程度心肌离子通道变化的系统研究。
通过观察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心肌离子通道电流变化、通道电流密度与心肌肥厚程度的关系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特别是不同肥厚程度肥厚心肌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作用;为从离子通道水平进一步了解肥厚心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抗心律失常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1章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程度的变化
1.随自发高血压大鼠周龄愈大,左心室心肌肥厚愈明显。
2.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大鼠周龄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电容的主要因素。
第2章.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
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10周龄肥厚心肌INa不变,ICaL增高,Ito降低;24周龄肥厚心肌INa不变,ICaL不变,Ito降低;34周龄肥厚心肌INa升高,ICaL和Ito均降低,提示心肌肥厚程度不同,离子通道电流变化不同。
2.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愈明显,INa电流密度愈增高,而ICaL和Ito电流密度愈降低。
第3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了经受体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外,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非肥厚心肌和缺血再灌注心肌中发挥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对肥厚心肌是否具有直接电生理作用,对不同肥厚程度心肌离子通道的影响作用是否相同,目前尚未清楚,也未发现相关报道。
1.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缬沙坦增加10周龄ICaL电流密度、24周龄INa和ICaL电流密度及34周龄Ito和ICaL电流密度,提示缬沙坦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离子通道电流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且心肌肥厚程度不同,缬沙坦对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作用不同。
2.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PD123319增加10、24周龄Ito电流密度及34周龄Ito和ICaL电流密度,提示PD123319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离子通道电流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且心肌肥厚程度不同,PD123319对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作用不同。
第4章.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室颤动阈值的关系
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肥厚及心肌膜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导致肥厚心肌出现电重构,使肥厚心肌容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阈值是衡量心脏发生心室颤动难易程度的常用指标。目前有关在体心脏肥厚心肌心室颤动阈值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心肌肥厚程度与心室颤动阈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尚未清楚。
1.随自发高血压大鼠周龄愈大,左心室心肌肥厚愈明显。
2.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心肌肥厚程度不同,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不同。随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加重,INa电流密度愈增高,ICaL和Ito电流密度愈降低。
3.缬沙坦和PD123319均直接增加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INa、ICaL和Ito电流密度。随心肌肥厚程度不同,缬沙坦和PD123319对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
4.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愈严重,心室颤动阈值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