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有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的地位提升,而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四大古典名著,其中《西游记》因其体裁的特殊性使得故事情节极具吸引力。《西游记》最早是以节选译本的形式出现在西方世界并备受关注,随后也有全译本问世。目前,英文版的全译本中最为完整的就是1970-1983年陆续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国藩(Anthony C.Yu)共四卷的全译本和由外文出版社于1984年和1986年出版的詹纳尔(W.J.F.Jenner)共六卷的译本。翻译叙事学是将社会学与交际理论下的“叙事”概念运用于翻译领域的具体研究,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行为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Mona Baker的翻译叙事学理论,对余国藩和詹纳尔的全译本进行叙事比较研究。从叙事角度出发,按照翻译叙事学的叙事分类将译本内容分为个人叙事(小说主要人物)和公共叙事(故事情节)两类,再通过翻译叙事学的四个叙事特征剖析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叙事行为,从而映射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具体叙事行为中的体现及其对源文本和目标语读者造成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两个译本都存在源文本文化的叙事传达效果和文学艺术魅力的缺失,但两者都尽可能地通过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叙事行为去预设读者与源文本的最佳阅读位置,从而达到读者与原著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本文证实翻译叙事学理论能够指导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叙事行为,化解源文本与目标语文本间的叙事“冲突”,使得译本在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理想效果的同时又不会丢失原著《西游记》文化魅力的呈现。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及目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总结和评述前人对理论和文本的研究。第三章是翻译叙事的理论框架,内容包括理论的基本概念、叙事分类和叙事特征。第四章为两个译本具体的比较分析,通过举例剖析译者的叙事行为,检验其叙事效果和探析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最后一章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首先说明研究问题得到了合理的回答,其次总结研究发现,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未来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