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到:“画嫘,舜妹。画始于嫘,故曰画嫘”。绘画与女性似乎天生就有着某种联系。在中国封建帝制的男权社会里,注定了女性绘画不会成为主流,更难以被社会认可和重视。女性大多只是作为艺术客体被男性画家描绘,中国传统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动植物,隐喻的却是两性关系,代表男性的禽鸟类往往是处于画面的主导地位。尽管如此,每个朝代依然有极少数的女性画家存在,或者张扬,或者卑微的追寻着自己的绘画艺术。这些女性依靠身边的男性带给自己艺术资源,再从男性的绘画理念中衍生出自己的绘画意识,虽然难以摆脱男权主义思想的束缚,但是已经开始透露出女性独有的细腻感受与审美倾向。宋朝杨婕妤、元朝管仲姬是封建社会中期屈指可数的女性画家,到了明清时期大量涌现的女性画家,女性才开始在绘画艺术上逐渐活跃起来,如文俶、恽冰、马荃、马守真、柳如是等。纵观古代女性画家的发展史,师承性、迎合性、单一性与阶级性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封建帝制男权社会下女性对男性的生存依赖,导致女性在人格与思想上无法独立,从选材到画面的技法处理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也表明,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男权社会,女性绘画想要发展起来是很艰难的。并不是女性缺少艺术的天赋,也不是女性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社会环境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阻碍了女性绘画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女性逐渐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适应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在绘画上,因为社会地位的提高,自主意识的转变以及社会环境的鼓励促使大量女性画家诞生,其中不乏极具时代特征和影响力的女性画家。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对女性画家的轻视和忽略已经远被历史所抛弃,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压抑自己的艺术追求。从清末民初由何香凝、潘素、陆小曼、李秋君、陈小翠、潘志云、吴淑娟、顾青瑶、冯文凤、谢月眉、贝聿玿等领衔的海上闺秀,到第一批接受学院教育并且留洋的潘玉良、关紫兰、孙多慈、蔡威廉、方君璧等女性画家,再到解放初期处于英雄颂歌时期的周思聪、俞致贞、王叔晖、郁风等巾帼画家,在经历“85新潮”后,束缚女性的桎梏思想终于得到彻底解放,女性画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中国美术史。女性画家的绘画意识也由最初的性别缺失逐渐演变到个性张扬。当代女性画家在艺术上多样性的表现,是时代的进步,却也反映出社会变动对女性画家的影响。这种影响源于思想的根源,不是一个个体的偶然,而是整个社会风气转变的必然产物。由于个人意识的改变,引发绘画意识的动机悄然转变,短短一个多世纪,女性画家从默默无闻到跃然而起,经历了与男性画家截然不同的心里路程,从女性独有的角度开眼看世界,在中国绘画史上书写另一番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