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史研究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方法,更需要扎实的财政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本文即在数据整理、核算的基础上,以1908年中国财政收支统计为切入点,从多个视角对清末的财政“亏空”、财政规模、财政结构进行重构,在与前人研究对话的基础上,探讨财政统计中的方法与实践问题,进而考察清末实际运行的财政体系及其发展趋向。本文共分为五章,概要如下: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清末的财政“亏空”问题。财政“亏空”只是个抽象化的概念,表现为政府经常性收入与全部支出的差额,它在本质上不同于财政“赤字”。咸丰朝以后的财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集权的财政体系迅速瓦解,各省的财政地位显著提高。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进入了恶性循环的财政危机期,常年出现巨额的财政“亏空”,而大规模举借外债成为了弥补“亏空”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清末以财政清理为中心的财政改革问题。由于财政“亏空”频发、新政改革急需经费,清政府进行了广泛的财政改革,尤其是1908-1910年对各省财政进行的大规模清理。在财政清理过程中,清政府第一次对全国财政进行了摸底调查,汇总了各省1908年的财政收支规模,同时颁发了一系列财政章程,试图收回下放地方的财政权,但遭到激烈抵抗,削弱了其统治基础。 第三章,主要对1908年财政收支规模进行全面地考证、审核、修正。度支部汇总的1908年财政报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统一计量单位、增补漏统地区、剔除重复计算三个方面,对原有数据进行了修正,推算出1908年全国财政规模为:岁入额243397195.6254两,岁出额261835094.8884两,财政“亏空”高达18437899.263两(单位:库平银)。 第四章,探讨了1908年的收支平衡问题,并着重与研究过1908年财政的前辈学者进行对话。1908年的财政“亏空”主要通过外债、历年结余银、国民捐款、银行余利及垫款进行弥补,其中外债最为重要。 虽然1911年开始就有学者对1908年财政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延续至今,但先前的这些研究均存在着严重问题:1、将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不加区分地简单叠加;2、在统计中将部分原始数据抄错,以致引起连锁错误,而后起学者不加考核的直接引用又导致新的错误;3、财政估算时分类错误,破坏了岁入项目之间的原始比例关系;4、先前研究都没有做增补漏统地区、剔除重复统计的工作。在对话的基础上,本文将全国财政的统计方法分为三类:按地域划分为财政的初次分配与转移支付;按项目划分出财政收支的分类结构;按税负性质划分为税收类(直接税、间接税)与非税收类。 第五章,以1908年为支点考察了清末实际运行的财政体系及其发展趋向。根据财政收支的分类结构,本文尝试编制了1908年的财政收支平衡总表,并结合1893、1903、1911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对清末实际的财政走向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清末实际运行的“三级财政体系”,以及在此体系下形成的过渡型财政,其特点为模糊性、完全性、省级主导性、交叉性。清政府灭亡后,三级财政体系作为“财政遗产”留给了民国政府。 总之,清末形成的“三级财政体系”与过渡型财政,是在近代历史大环境中形成的,其内涵与特征在1908年财政清理之后才更加凸显。清末财政的发展目标是现代“预算财政”,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