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实践过程,尤其在深入生活的观察写生过程中,笔者强烈体会到了“目识心记”这一传统中国画的观察与创作方法在花鸟画造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掌握这一默写能力,能够让花鸟画家更自由的表现客观事物的形神和作者的主观情思。通过这一方法,中国花鸟画家运用自己独有的视角,通过对自然物象的体察与感悟,使客观物象之神韵与绘画主体的精神追求互感,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时由于在记忆过程中画家的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象表达,创作出优秀的花鸟画作品,即“与可画竹,身与竹化”的境界。目识心记的写生与创作方法与西方绘画所采用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比较研究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写生与创作实践体会和对古代画论的深入研读,听取各个相关的讲座、研讨和对现有材料的分析,从而展开了对此课题的研究。在中国绘画领域,笔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注重史料,从本民族思维特征入手,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目识心记的内涵作了全面阐释并从古代画论中探寻它的理论渊源,考证其在中国画创作的历史进程中的多元表现;从中西绘画采用的不同观察方法的比较中研究目识心记在认识与观察中的独特性。其次,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就是它的意象性表达,因此本文从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形成与发展出发,研究目识心记在花鸟画意象形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在花鸟画发展过程中的内驱作用。最后,回到当下,分析花鸟画发展的现状,通过中西写生方法的比较,论证目识心记这一传统方法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创作中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综上所述,对花鸟画意象造型的探讨,对目识心记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必将对进入21世纪的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产生重要积极的意义。中国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借古以开今,方可谈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