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所涉及的艺术理论范围非常广泛,本论文主要是集中于其艺术创作理论的研究,通过对黑格尔艺术理论观点的具体分析掌握其核心内容,并以纵向分析的方式追溯其传承渊源及影响与发展。以横向分析的方式分析其矛盾与局限及其价值与意义。在讨论其艺术创作理论的核心内容时主要是将其分为五大块,即美与艺术美的概念、一般世界情况理论、情境与冲突理论、情致说与理想性格说及艺术家理论;在追溯其传承渊源时,除了提到他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康德、费希特、谢林、赫尔德、文克尔曼、席勒、许莱格尔、狄德罗、伏尔泰、莱辛等哲学美学家的理论传承与批判,也提及文学家如古希腊悲剧名家荷马、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歌德及华滋华斯等人艺术作品内涵与创作经验对其理论的影响;在探讨其理论对近代与后世的影响与发展时提到了克罗齐、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别林斯基、吕纳吉耶、拉萨尔等人所受到的启发与影响,并因而走上正面传承或反面对立其理论的发展道路;他在艺术创作理论上的矛盾与局限表现在他关于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艺术规律是其客观唯心主义理念的演化而不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概括,表现在他受绝对理念束缚得出艺术必然走向衰亡的悲观结论,表现在他将矛盾冲突局限于伦理意识范围而不认识其社会根源,表现在他关于情致与理想性格的观点流露出浓厚的唯心主义与神秘主义色彩,他在提出艺术家理论时不恰当地突出主体性的作用及过度抬高理性的地位;至于他在艺术创作理论上的价值与意义则在于明确的提出通过感性显现理念的艺术特质,阐明了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一定条件下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及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利于艺术发展的合理论断,他以矛盾冲突构成的理想情境清楚阐明了人物、环境及情节如何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并指出了文艺表现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人的情致及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正确反映了从古代文艺以情节为中心到近代文艺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转变,为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理论的建构打下了基础。此外,他在谈想象时主张多看、多听、多记及扩大生活视野,谈灵感时把起源归于主体完全沉浸在主题里,谈独创性时主张主体与主题的融合,反对千篇一律等都有很精辟的见解。总的来说,黑格尔的艺术创作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可说是一座伟大的高峰,你可以继承它也可以批判它,但决不能绕开它或忽视它的存在。
其他文献
南宋末年诗人兼出版商陈起,以其刊印《江湖》诸集引起了出版界和文学研究界两方面的研究兴趣。然而研究出版史的学者仅限于对其出版活动的总结,没有探讨隐藏于出版活动之后的思
南京城算不得大,却需多花些时日慢慢细品方能体味它的曼妙,这里提供了另一个在南京度过24小时的样本。 Nanjing city can not be large, but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slowl
“悲士不遇”是中国古代文学恒久而普遍的主题之一。在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辞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主题。这一主题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社会中士人的现实处境和丰富幽
《旧唐书》与《新唐书》都是记载"唐有天下几三百年"的官修正史,二者都为古今唐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二者对唐史的记载也存有许多的差异与讹误,必须"详辨而慎取之"
西方女权主义文论作为现代西方文论的强有力的一支在20世纪80年代走入中国文坛,并和西方其他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一起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现有的文学观念、创作模式和理论批评,由于女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先后掀起了两场颇具规模,而又令世人瞩目的儒教的儒学复兴运动。第一场运动发生在1894年至1911年之间,倡导人是当时中国移民社群中著
本文试图将胡适的白话文理论置于现代性维度中,探讨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与现代性及传统性的关系,并以此考察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坐标上的位置。  首先,论文考察了胡适的白话文理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文学中有关“历史叙事”的演变,对这些叙事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意识的变迁、特别是对当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梳理并分析了其流变的过程、
在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的写作越来越惹人注目,并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的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一大批女作家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心灵、敏锐的感知力和独到的眼光诉说着女性的痛苦
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鲁迅,是白话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小说是鲁迅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呐喊》、《彷徨》中共有25篇小说,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却非常之大。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