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学者的重视。于是,隐喻的文化因素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隐喻作为人类普遍运用的一种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各种文化隐喻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存在诸多差异。翻译隐喻不仅涉及语言层面的转换,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层面的转换,所以隐喻翻译中必然存在文化空缺问题。本文基于顺应理论,尝试探讨如何有效解决隐喻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缺问题。
文化空缺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体现了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的极致。对隐喻文化空缺进行能动的阐释和表达是决定译文通达的关键,也能更好促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
维什尔伦(Verschuerc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为此,本文基于顺应理论,尝试探讨隐喻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缺问题。顺应理论认为由于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三个不同等级特点,语言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语言选择过程,此过程和四个方面构成相互适应。语境关系顺应要求译者在做出语言选择时,要顺应译语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语言结构顺应表明语言选择涉及到语言、语码和文体等选择。根据顺应的动态性,译者要考虑时间的顺应、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由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可知,译者要顺应译语的社会心智(社会和认知)。基于此理论,本论文作者认为隐喻文化空缺翻译是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由于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译者在翻译中处理文化空缺问题进行适当选择时,译者即要顺应读者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又要对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做出相应顺应。作者还对隐喻喻体的文化空缺进行了分类,探讨其形成原因,指出它的可译性。在此基础上,作者着重从物理条件、社交背景及心理驱动三个方面,以《红楼梦》为分析文本,对其中隐喻翻译的文化空缺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实例阐释了文化空缺的具体翻译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文化空缺的隐喻喻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极大影响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译者会直接保留空缺的喻体,或加注释以此保留喻体。然而,喻体的文化内涵在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译者会顺应读者的文化背景,替换为目的语中的喻体或只保留喻义。喻体很难被读者所理解时,译者也会采用类似的翻译策略。每一种翻译策略只要有效地补偿了文化空缺,成功地传播文化,它便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