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运用汉娜·阿伦特的平庸的恶理论对德国小说家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2014)的小说《德语课》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全文以小说主角严斯和其子西吉为例,分析平庸的恶在人物身上如何体现,对他们思想与行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和危害,以及探究形成平庸的恶的现实原因。根据这一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了西格弗里德·伦茨作为小说家的重要性,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目的。第二部分为西格弗里德·伦茨的生平和作品介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小说《德语课》创作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特殊的写作手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汉娜·阿伦特的平庸的恶。艾希曼是纳粹时期负责执行屠杀犹太人最终方案的军官。二战后被美国俘虏,但是之后逃脱。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汉娜·阿伦特申请成为本次审判的特约撰稿人,在对艾希曼进行仔细的观察后,她提出了“平庸的恶”这一概念。“平庸的恶”的本质既是:尽职狂热,不思考,盲目服从。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平庸的恶”如何在小说德语课中体现。在小说内容分析方面,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父亲角色严斯行为和思想的变化分析,展现平庸的恶是怎样一步步影响人,改变人:严斯起初接收到禁画令命令时,是犹豫着不愿意履行。接着他服从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后他积极主动去履行职责,对于职责完全认同。直至最后他完全被责任同化,即使在战后也坚定不移去执行命令。其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儿子的角色西吉进行分析,展现其在父亲“平庸的恶”的思想下的行为和思想转变,以及最终变为艺术盗窃犯的悲剧。从一开始的被动与父亲合作去监督画家,到出于对画家和画作的喜爱,站在父亲的对立面自发帮助画家保护画,直至最后由于害怕父亲的尽职狂热而偷画。在主题方面,伦茨批判了“平庸的恶”导致尽职狂热,不思考,盲目服从,所造成的危害。他通过对父亲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平庸的恶”,对儿子变化以及对一些有象征意义物件的描写批判了“平庸的恶”。第六部分主要分析造成平庸的恶的现实原因。尽职作为一种美德,并非在纳粹时期才发生变质,“无条件服从”的责任观可以追溯到康德道德哲学。这一部分分别总结了形成“平庸的恶”的哲学原因,宗教原因以及历史原因。哲学方面,康德认为尊重道德规律去履行责任需要摒弃自身的爱好与欲望,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拥有道德价值,且需要抛弃后果。人们需要遵循“绝对命令”。宗教方面,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期提出“两个世界”理论,认为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是完全分开的,世俗世界的等级秩序是由上帝安排决定的,因此人们应该服从当权者,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如此才是顺应了上帝的旨意。历史方面,普鲁士精神要求人们对命令的绝对服从,这一思想在威廉一世时期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全社会的美德。第七部分是结语,总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