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隐喻的历时分析:基于《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研究(1978-2007)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伊始,隐喻研究历时两千年有余,期间理论流派竞现,各有其说,仁智互见。由于隐喻连接着语言系统、认知机制和交际语境,因此隐喻研究不仅需要分析语言本身,还要求考虑言语的认知机制和交际语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研究政治隐喻必须联系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因素去解构隐喻的使用。这就需要对所收集的历史性数据进行历时分析,即突破以往从共时角度研究政治隐喻的方式,转而从历时的视角考察隐喻使用的动态过程。作为这样一种尝试,本研究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7)中国政治话语中隐喻使用的发展变化。 以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为理论框架,本论文旨在识别三十年来(1978-2007)中国政治话语里出现的隐喻,并探究这些隐喻的构成如何随时间而变化,最终解读出变化背后的原因。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我们搜集这三十年里《人民日报》刊发的两会社论构建一个语料库。在该语料库中以每五年为一个时段分别设置六个子语料库,分段汇集各个时期的社论文本,并使用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1.0对文本进行分词。整个分析主要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细读文本找出隐喻关键词(metaphor keywords),利用AntConc3.2.1w对分词后的语料进行关键词定位检索和词频统计;然后分析各个关键词的始源域,归纳出六大类隐喻,进而统计各类隐喻在语料库中的比例;第二阶段,统计每类隐喻在六个子语料库中各自的比例变化,以及某些隐喻项在该类隐喻中所占的比例在这些子语料库中的变化;第三阶段,通过分析隐喻在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和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的语用功能,结合社会变革因素,探索引起这些变化的动因。 研究结果表明,语料库中的政治隐喻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旅行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植物隐喻、家庭隐喻、航海隐喻。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这些隐喻的运用情况与我国的社会政治变迁极为契合。其中,旅行隐喻、建筑隐喻和植物隐喻的比例基本稳定;战争隐喻、航海隐喻以及家庭隐喻的比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尽管旅行隐喻和植物隐喻在整体上变化不大,但其中的某些隐喻项的使用比例发生了变化,如前进、步伐、根等。 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隐喻的空间映射结构及其激起情感反应的潜力,我们发现,为了更有效地传达政治理念,劝导人民与时俱进的更新观念,鼓励、引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近三十年来不断地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其政治隐喻的构成。 本研究或许可填补当前对隐喻使用进行历时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对中国政治隐喻的研究做出贡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话语和更深入的了解党的政策。
其他文献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以及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她是美国诗歌传统写法的继承者和超越者,其诗歌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中国共产党已把构
近年来,观念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综合思维建构,是构成民族观念域和世界图景的成素。通过观念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心智特
本研究主要基于真实语料,以认知语法为框架,建构了存现句的研究模型——基于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探讨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认知动因、句法关系、论元结构、体貌意义、主观性和语篇功
布赖恩·卡斯特罗是当代文学界最耀眼的一颗新星。作为一名华裔澳大利亚作家,中国背景支撑起了他的多部作品。这位族裔散居作家的作品中饱含后现代主义特征,《中国之后》与《
课堂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环境,而课堂效率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者性格和性格特征会影响课堂互动及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在基于语法的外语教学法统治外语课堂多年以后,外语教学研究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与语法相对立的方面一词汇,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外语学习者们遇到的最大的难
学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rn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世纪末全球面临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也对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资源减少、劳
期刊
作为雷蒙德·钱德勒的第一部小说,《长眠不醒》宣告了硬汉派侦探文学的崛起。小说以主人公菲利普·马洛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充满勒索,失踪和凶杀的故事。同时,《长眠不醒》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