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其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该类型岩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以及中部的叶尼塞河地区。相较而言,叶尼塞河地区的人面像岩画数量更为众多、类型更为丰富、作画方式更为多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铁器时代,其中尤以青铜时代的奥库涅夫文化中人面像最多,与人面像岩画的相似度也最高。这些人面像一部分敲凿在石柱或石板上,并作为墓葬的地面建筑使用;另外一部分则被制作在棺材盖板上;此外,该地区墓葬中还出土一些与其形象非常类似的石制或者骨制的人面形雕像,应属于同一文化观念下的作品。这些发现,为本地区人面像岩画的断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从作画环境上来看,叶尼塞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基本上分布在河流两岸以及高山峡谷中,极少部分则位于洞穴内。这些人面像岩画分布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地域性的特点。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这些多变的形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变的内在结构,反映在作画地点的选择、作画方式的使用、岩画细部结构的刻画等等各方面。与邻近的中国内蒙、宁夏等地的人面像岩画相比较,部分岩画的类型、风格与之高度相似,但另外一些却与中国的人面像岩画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正是该地区民族迁徙以及民族成分复杂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另外一方面,中国北方和西伯利亚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联系。但迄今为止,关于上述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地区。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表明,与经由阿尔泰山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抑或更早,还存在着一条从中国北方经外贝加尔、安加拉河直至叶尼塞河地区的岩画交流之路。这些人面像岩画最早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其中的一些类型开始向外扩散到叶尼塞河地区,并在此形成了人面像岩画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地区人面像岩画资料的全面梳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它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并对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进而在考古学文化动态演变的基础上来重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部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