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概念隐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意象图式、范畴化、凸显观以及理想化认知模式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中英文量词,关注其形成与特殊用法的认知理据,也探讨了认知语法中的量词相关问题。作为汉语中独有的词类,量词理所当然吸引了学者的注意,不同于中文的是,英文中的量词并不作为一个词类独立于语法中,因此关于中文量词的英文对应物,在权威语法书中存在纷繁复杂的术语和分类。在第一章简要的概述之后,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中文量词所做的研究,其次,对英文量词的各种术语的辖域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整理,通过定义以及例举,归纳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相异与相互重叠之处,以期对英文量词的研究范畴奠定基础。同时,种种比较的结果告诉我们,Partitives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且指代结构,而非词类;Quantifiers的范畴主要是量化指示语,诸如all, both, any等等,与中文量词只有少部分类似于bags of, lots of, a bunch of这样在认知语法中被认为是已经语法化了的边缘重叠;Unit Nouns或者species nouns等等以noun结尾的术语,显而易见地仍然将量词当作名词来对待,这与中文语法的做法大相径庭。基于这些比较的结果,本文选择将中文“量词”翻译成“Classifiers”,这也正是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译法。认知语法认为英语是区分单复数语言,英语中的名词以单复数来表示个体、量化或整体化,而中文属于数词加量词语言,主要以数词+量词的组合对名词进行量化。本文第四章的第一小节分析了在现代汉语中占主导位置的数量词组合之外的缺省数词、量词、名词却也能实现量化的特殊例子,这些例子有些是由于古代汉语的影响,有些是“人”与“时间”这个两个语义域的特殊用法。在认知语法中,中文量词短语的概念结构符合典型名词性表达的概念结构:(定位(量化(例举(细化(类))))),例如“一张红色的纸”。而英文的概念结构则是围绕介词of突出的两个物体间的内在关系而形成的,例如a flock of geese。因为flock与geese是同时并存的,认知语法认为根据不同的识解,此短语的中心词既可能是名词geese也可能是量词flock。本文强调结构中心词和概念中心词的区分。结论为:量词表达的结构中心词一定是量词,而名词(e.g. geese)和量词(e.g.flock)都有可能成为量词表达的概念中心词。量词的形成和使用是有理据的,认知语言学中的很多基本观点都可以在它们的使用中找到具体的反映。通过对语料的观察,本文归纳总结了量词短语中显现的+EMOTIONS AS LIGHT+,+HOPE AS LIGHT+,+SMARTNESS AS LIGHT+,+情感是光束+、+情感是丝线+、+希望是光束+、+智慧是光线+这七种概念隐喻。通过“a drop of pride”与“一抹晨曦”等例,展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分析量词短语形成理据中的有效作用。概念隐喻在量词短语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分析,从中总结出+部分-整体+、+整体-部分+、+容器-内容+、+具体-抽象+、+原因-结果+这五种隐喻关系。“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与“中心-边缘图式”这三种意象图式在量词短语中的体现也得到了归纳。因此我们认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多域模式、概念转喻以及意象图式,是许多中英文量词表达的相同的概念基础。针对“一量多名”的特殊现象,本文侧重使用范畴化观点,主要以一个可供搭配的名词范围较小的量词fit为切入点,较详尽地研究范畴化在量词与名词搭配中的作用。针对“一量多名”的现象,本文透过凸显观,区分了“表面一量多名”与“真实一量多名”两种情况,认为前者是同一名词不同指称的多量搭配,后者是同一指称主观凸显的不同选择。针对“量词缺省”的现象,本文提出理想化认知模式是辨识缺省了的量词的有效方法。鉴于本文追求对量词完成全景式的认知研究,每一个方面的深度未免受到影响。从这一尝试性的研究中揭示出中英文思维模式的相同之处;认知理论是中英文概念化的共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