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针对当归多糖作为纳米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确定、制备工艺的优化,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体内和体外研究及评价、载药性能的考察。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对当归多糖作为纳米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第一部分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对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进行考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正交优化,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评价当归多糖作为磁性纳米粒载体的可行性。采用共沉淀法进行制备,比较一步法、两步法及熟化反应同步法三者所得产品的性状,确定最终的制备方法。以Fe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Fe2+与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比、NaOH的量(mL)、反应温度(℃)四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最终的制备工艺路线。结果显示熟化反应同步法得出的产品磁性及稳定性较好,为最佳制备方法。最佳工艺为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1、Fe2+与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NaOH的量为8 mL、反应温度为80℃。初步判断当归多糖可以作为磁性纳米粒的载体材料。第二部分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体外研究及评价对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体外评价来衡量当归多糖作为新型载体的可行性。根据纯化前后产品的比较确定初步的纯化方案。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多晶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多种方法的应用确定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形态外貌及磁性性能。参照2005版药典对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有关物质及重金属进行检查,检查项下均符合要求。对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当归多糖已经成功地包覆在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单个粒子的粒径为10 nm左右。自制的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且含量稳定,Fe3O4含量在47%左右,糖含量在17%左右。产品的磁性及稳定性良好,符合磁性纳米粒的评价标准。制备的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性状稳定,质量良好,以体外评价判断,当归多糖可以作为磁性纳米粒的载体材料。第三部分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体内研究及评价以大鼠为模型动物,考察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及组织分布。通过体内过程的研究对当归多糖作为新型载体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以血清铁为检测指标,选用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元素浓度,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DAS2.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药动学参数。尾静脉注射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并测得铁元素在大鼠体内各组织的含量,对其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分布模型,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具有天然的肝靶向性及良好的磁靶向性,符合靶向制剂的要求。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可以作为磁性纳米粒的载体材料。第四部分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载药性能考察以5-Fu为模型药物,戊二醛为交联剂,参照当归多糖磁性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合成当归多糖5-Fu磁性纳米粒。通过体外各项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产品的质量,从而评价当归多糖作为载体的可行性。采用透射电镜对产品的粒径及形态进行判断,沉降法评价产品的磁性,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产品的包封率及载药量进行考察,并对其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磁性等方面都符合磁性纳米粒的要求,单个粒子的粒径大小在10 nm左右。载药量为18.87%,包封率为28.65%,高于文献报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30 h内,累积释放度达77.25%,有较好的控释能力。根据载药性能的初步考察可知,当归多糖可以作为磁性纳米粒的载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