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V和FMDV共感染PK-15细胞的致病性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猪的两种重要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猪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CSFV和FMDV均为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后能够诱导宿主淋巴细胞凋亡,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导致病原传播机会加大,养殖场猪群一旦感染病原,极易出现两种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状况。临床观察CSF和FMD共感染之后,猪体发病程度加剧。然而,CSFV-FMDV共感染时的相互作用及对宿主的影响机制尚不可知。本文旨在探索CSFV和FMDV混合感染过程中,对彼此病毒增殖的影响和对干扰素通路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揭示CSFV和FMDV共感染改变致病性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利用PK-15细胞构建CSFV-FMDV混合感染体外模型,观察细胞病变(CPE)、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CSFV-FMDV混合感染后两种病毒复制水平的差异和干扰素的表达水平;构建CSFV病毒蛋白表达质粒,与FMDV共感染细胞,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筛选鉴定影响FMDV复制的CSFV蛋白;再将筛选出的CSFV蛋白质粒过表达与FMDV共感染细胞,RT-qPCR检测FMDV及干扰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SFV C株和FMDV混合感染增强了PK-15的CPE,促进CSFV复制,抑制FMDV复制,而单独感染CSFV的PK-15无明显CPE;CSFV Shimen株和FMDV的混合感染后不影响CPE,但抑制CSFV复制,促进FMDV复制,结果与C株完全相反;CSFV C株与FMDV混合感染后,Ⅰ型干扰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Ⅱ型干扰素表达水平下调;筛选出CSFV C蛋白能够抑制FMDV复制,且C蛋白对干扰素表达水平的影响与上述结果完全相同。表明CSFV-FMDV混合感染后,通过CSFV C蛋白抑制FMDV复制,并可能是通过影响Ⅱ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N)属于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是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多种植物及传统地道药材中均有分布。初步研究表明,FMN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开发天然无毒性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的—个重要方向。目前,对FMN的研究主要停留在FMN的提取与纯化,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然而,FMN对动物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深
本研究以伞形科的药用植物独活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对独活中的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主要研究分为三部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类成分。该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测多评法对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标准品的价格和可用性,选择了蛇床子素作为内标物。结果表明,在不同色谱柱、柱温和
鱼类的体色丰富多彩,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性状和表型性状,有着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近年来,对控制鱼类体色分子机制相关的研究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但主要集中于模式鱼类和观赏鱼类中,如斑马鱼、青鳉和锦鲤等,然而目前对养殖性经济鱼类体色变异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科、大马哈鱼属,是我国养殖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根据其体色变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野生
疯草内生真菌(U.oxytropis)是由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疯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能导致牛羊疯草中毒,对草原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U.oxytropis中SW生物合成机制的阐明可以为后续生物发酵大量获得SW用以抗肿瘤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和疯草脱毒奠定基础。有研究表明U.oxytropis与疯草之中S
马麝病毒性出血症(Moschus chrysogaster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Mc VHD)是由马麝源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所引起的一种以马麝肝、肺等多脏器充血、出血及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动物传染病。目前,该病已对马麝人工繁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毒是一种首次在马麝种群中分离鉴定到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表观性能-消化-代谢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全混合日粮(TMR)对断奶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首先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瘤胃发育、瘤胃微生物、瘤胃液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富集的代谢通路来揭示断奶犊牛阶段是否需要添加牧草作为主要的NDF来源;其次研究竹叶和茶叶渣作为粗饲料在断奶犊牛日粮中的应用。1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
蜱是继蚊子之后第二大传播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蜱种,为牛环形泰勒虫的传播媒介,可以传播Q热、斑点热及蜱媒脑炎,在我国多地都有分布,不但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一段18 nt-25 nt非编码小RNA,miRNA与靶基因的结合方式主要是其种子区与靶基因3′UTR互补配对。使
FGF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5和Wnt5A(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5A)基因是毛囊发育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在毛囊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山羊这些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效应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以分布在甘肃省的陇东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其它山羊品种为对照,利用PCR-SSCP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一种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其适宜生长水温是12-18℃,当水温超过25℃虹鳟会逐渐死亡,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成为了虹鳟减产和死亡的最大威胁。由mi RNA介导的靶基因m RNA的调控,可能是应答热刺激、增强适应性的主要策略,近年来mi RNA在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应激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成为热点。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mi R
为充分评价香椿提取物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促进家禽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香椿提取物,测定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等的影响,为香椿提取物在肉鸡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和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饲养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1日龄Cobb白羽肉仔鸡共588只,分别饲喂7种处理日粮(处理1:添加VC 30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