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动物家域估计、栖息地评价和种群生存力研究是制定野生动物管理政策和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东北亚特有物种,受人为活动加剧、栖息地破碎化和丧失的影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易危(VU)状态,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斑羚种群栖息地处于被周边村镇隔离孤立状态,面临种群灭绝的风险。本研究在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利用GPS项圈精确定位技术,获取中华斑羚的位点数据,对5只雌性斑羚家域和栖息地内海拔利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获取斑羚空间分布数据,对其在保护区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基于前期监测及参考文献获得斑羚种群参数,利用Vortex模型预测该种群生存力,寻找影响种群存活率的致危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计算方法获得斑羚的平均年度家域面积分别为0.205±0.138 km2(Minimum Convex Polygon,MCP95%)、0.038±0.022 km2(MCP50%)、0.256±0.166 km2(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95%)、0.053±0.034 km2(KDE50%)、0.099±0.05 km2(α-Local Convex Hull,α-LoCoH95%)、0.022±0.012 km2(α-LoCoH50%),个体间年度家域面积存在差异(95%家域:MCP:F=341.2,df=3,P<0.001;KDE:F=150.3,P<0.001;α-LoCoH:F=159,P<0.001;50%家域:MCP:F=68.82,df=3,P<0.001;KDE:F=154.1,P<0.001;α-LoCoH:F=122,P<0.001)。季节性家域面积差异不显著(MCP95%:F=0.072,df=3,P=0.975;KDE95%:F=0.026,P=0.994;α-LoCoH95%:F=0.101,P=0.959),三种家域计算方法(MCP、KDE 和 α-LoCoH)存在差异显著(F=32.41,df=2,P<0.001),α-LoCoH 法家域计算结果最小,小于KDE和MCP计算结果。斑羚月份家域面积差异不显著(F=0.451,df=11,P=0.93),受食物资源和气温的影响,寒冬2月家域面积最小。繁殖产子期(5-7月)斑羚家域面积出现减小。2)地形因素对斑羚家域估算的影响不显著(Z=-0.843,P=0.399),但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大于未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由此提出针对在复杂地形下的动物,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斑羚个体间存在家域重叠现象,重叠系数高达 100%。3)斑羚各季节活动栖息地海拔存在显著差异(χ2=26.776,df=3,P<0.01),春季栖息地海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季平均海拔偏低,其中1月栖息地平均海拔最低。显示受到地区性气温影响,斑羚通过降低活动海拔,躲避低温。4)利用AUC、Kappa和TSS评价GLM、GAM、CART三种模型,评价结果达到良好以上水平。适宜栖息地的预测显示,斑羚在保护区内的潜在适宜区集中分布在正沟核心区,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GL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为161.15 km2,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5.12%;GA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119.77 km2,占11.23%;CART预测适宜面积为134.20 km2,占12.59%。归一化植被指数、距居民点距离、崎岖度指数和距公路距离是影响斑羚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建议加强管理,保护植被资源,减少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避免人为干扰。5)利用Vortex模型预测研究区域内的斑羚种群未来100a内的动态变化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在100a内有所增加,但存活率逐渐下降;敏感度分析发现新生幼崽雄性占比、新生雌性幼崽死亡率、成年雌性死亡率是限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因此,建议定期投放营养盐、冬季补充饲料,改善雌性个体繁殖条件,以促进种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