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收集20例小肠憩室患者诊治经过及相关临床数据,探讨小肠憩室疾病特点以及对于诊断及治疗的选择。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收治的小肠憩室患者,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完善的相关辅助检查、术中情况、手术术式,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疼痛指数的变化。
结果:共收集20例小肠憩室患者,其中男性13例(占65%),女性7例(占35%),年龄范围:22-85岁。所有患者均完善腹部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层像)检查,其中4人确诊为十二指肠憩室;1例经小肠增强重建CT检查后确诊为空、回肠憩室;9例患者经CT检查后提示穿孔、梗阻或异常密度影并指导下一步手术治疗。共3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2例小肠憩室患者获得确诊,1例为空回肠憩室,1例为美克尔憩室。5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进一步进展遂经腹腔镜探查后确诊为美克尔憩室患者。共1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在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前,13例患者未得到完全确诊(占比81.25%)。4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症状较轻,无手术指征,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符合出院标准,顺利出院。所有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3例美克尔憩室,3例空回肠憩室。4例患者行单纯憩室切除,均为美克尔憩室患者,术中发现憩室具有如下特点:美克尔憩室相对基底部较长,且周围肠管状态尚可,总体手术难度较小,遂行单纯憩室切除。余下12例手术患者均因粘连、梗阻或者憩室形态等原因增加手术难度从而行局部肠段切除。患者术前与术后3天复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相对比发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患者疼痛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仅1例小肠憩室导致穿孔患者经小肠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充分引流及换药处置后患者切口逐渐愈合。
结论:1.小肠憩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难以诊断,不应该追求术前诊断完善而延误治疗。
2.CT可以通过对小肠憩室并发症的诊断起到间接价值。
3.腹腔镜探查对于小肠憩室确诊率高,对于无法确诊又不排除小肠憩室的患者,可以推广。
4.术式的选择需根据术中小肠憩室位置、形态、肠壁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收治的小肠憩室患者,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完善的相关辅助检查、术中情况、手术术式,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疼痛指数的变化。
结果:共收集20例小肠憩室患者,其中男性13例(占65%),女性7例(占35%),年龄范围:22-85岁。所有患者均完善腹部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层像)检查,其中4人确诊为十二指肠憩室;1例经小肠增强重建CT检查后确诊为空、回肠憩室;9例患者经CT检查后提示穿孔、梗阻或异常密度影并指导下一步手术治疗。共3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2例小肠憩室患者获得确诊,1例为空回肠憩室,1例为美克尔憩室。5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进一步进展遂经腹腔镜探查后确诊为美克尔憩室患者。共1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在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前,13例患者未得到完全确诊(占比81.25%)。4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症状较轻,无手术指征,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符合出院标准,顺利出院。所有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3例美克尔憩室,3例空回肠憩室。4例患者行单纯憩室切除,均为美克尔憩室患者,术中发现憩室具有如下特点:美克尔憩室相对基底部较长,且周围肠管状态尚可,总体手术难度较小,遂行单纯憩室切除。余下12例手术患者均因粘连、梗阻或者憩室形态等原因增加手术难度从而行局部肠段切除。患者术前与术后3天复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相对比发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患者疼痛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仅1例小肠憩室导致穿孔患者经小肠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充分引流及换药处置后患者切口逐渐愈合。
结论:1.小肠憩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难以诊断,不应该追求术前诊断完善而延误治疗。
2.CT可以通过对小肠憩室并发症的诊断起到间接价值。
3.腹腔镜探查对于小肠憩室确诊率高,对于无法确诊又不排除小肠憩室的患者,可以推广。
4.术式的选择需根据术中小肠憩室位置、形态、肠壁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