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痉挛导致的慢性缺血缺氧性心脏病。据统计,在西方国家,CHD已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近年来的调查也发现,CHD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CHD因其广泛性的患病率及严重的危害性,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自1959年,美国医生Stones开创了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开始,人们利用这项二维成像技术对冠脉血管的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进行观察及判断,开创了CHD诊疗技术的新时代。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CAG仅能显示有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且容易受投射角度及参考血管段的影响,因而对冠脉病变的分析缺乏一定的准确性。特别是CAG所显示的管腔狭窄在40%-70%之间的临界病变(intermediate coronary stenosis),往往因低估了病情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得益于医疗人员的不断探索,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于20世纪末应运而生,它通过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实时采集血管360°截面的回声信息,并转化为灰阶影像。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精确测量血管腔径,还能辨认脂质、纤维、钙化和坏死等病变性质,从而发现CAG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近十多年来,在血管内超声技术基础上又衍生出了iMAP-IVUS这项新型虚拟组织学斑块分析技术,它利用超声回波射频信号,通过功率频谱的处理进行数据分析。iMAP-IVUS用不同颜色区分斑块性质,重建出虚拟组织学(virtualhistology,VH)彩色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灰阶图像无法灵敏测量斑块厚度、辨别病变性质等方面的不足。本次研究对比了19名拟诊CHD患者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coronary angiography,QCA)及IVUS分析结果,从而评价IVUS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并进一步应用iMAP-IVUS分析软件观察临界病变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初步讨论血管重构与不稳定斑块的关系。对象及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因“胸痛”入住我院心内科,拟诊CHD行CAG检查,结果提示临界病变,进一步行IVUS检查的19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QCA和IVUS对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处的最小管腔直径(MLD)、面积狭窄率(%AS)及直径狭窄率(%DS)等参数指标进行对比性定量分析,并应用IVUS及iMAP-IVUS对斑块类型、性质、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对冠脉造影提示狭窄程度≥70%的冠脉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复查IVUS观察手术效果及采集有关数据。所得数据经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别。结果:1.分别采用QCA和IVUS对斑块进行对比性分析,QCA显示的MLD、%AS及%DS值均低于IVUS的检测值(P <0.05)。2.利用IVUS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在临界病变的冠脉斑块性质以软斑多见,钙化少见,斑块类型以正性重构、偏心斑块多见。3.采用iMAP-IVUS对19例临界病变行进一步分析共发现14处存在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同时观察存在正性重构的血管,发现病变以富含脂质成分软斑块及薄纤维帽斑块多见,偏心斑块多见,钙化斑块则很少见。4.对IVUS示斑块面积狭窄大于70%的4例患者行PCI。应用IVUS观察置入支架前后测值变化,MLA、MLD、%AS、及%DS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检查安全性高。结论:本研究显示IVUS可以明确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可进一步评价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意义,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安全性高。IVUS是目前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有力补充,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