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区块为例,针对断陷盆地勘探早期资料不足、认识局限、手段单一等特征,提出了以地震相-沉积相演化为主体,以油气成藏组合为重点,围绕沉积体系发育的动力学机制和油气有机成藏的动力学过程,依托盆地模拟手段,开展重点构造的综合评价。
在三级层序识别与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地震波阻的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特征+界面接触关系+地球物理属性,在工区内确定出5大类13种地震相类型。地震相与沉积相并非一一对应,但各类前积相多表现为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水下扇的快速堆积;平行相、充填相与滨浅湖、半深湖的水动力条件相关性较好:杂乱相则多为断层改造作用下连续沉积体扭曲、张断的反映。
就沉积演化而言,古新世时整个北部湾盆地处于初始断陷期,以杂乱反射为代表的近源冲积扇与红层泛滥平原大量发育。始新世是盆地断陷扩张的时期,在湖相背景下广泛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进入渐新世,整个北部湾盆地处于断陷期的尾声,盆地性质逐渐向坳陷转换,海中凹陷部分构造到渐新世末甚至发生强烈反转。结合各种沉积参数(砂岩厚度、泥岩厚度、含砂率等)建立了古近系流沙港组的沉积模式。最后探讨了盆地中沉积体系形成和发育的动力学机制,认为主要是构造动力、充填动力和气候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油气成藏组合五大要素(源岩、储层、盖层、运移、圈闭),考虑剩余地层压力分布特征与流体势梯度趋势,在研究区内可识别出三大类成藏组合类型:完整成藏组合、运移成藏组合和不完整成藏组合。
充分运用盆地模拟手段和道积分反演技术,针对六个重点构造进行地质风险评价。这些构造形成时期较为集中,主要形成于始新世-渐新世的喜山二幕构造运动,到渐新世末基本定型。其中,海2构造成藏条件相对较好,为Ⅰ类圈闭构造;但此构造高点偏移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风险;其次是海1、涠9南和涠10-10构造,多为Ⅱ类圈闭构造;封盖能力和油源问题是其制约因素;涠10-5和涠10-4构造成藏组合条件较差,较多Ⅲ类圈闭构造;部分构造破碎,勘探和开发的地质经济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