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个案分析,对文言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理论的疏理和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参照西方叙事理论及其相关术语和范畴,旨在寻找《聊斋》叙事中反复再现的艺术共相中所包含的叙事思想或叙事理念,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由于蒲松龄本人很少理论总结,因此,在论证分析中本文尽量结合《聊斋》诸家评点、比较与其本事及题材相似的白话小说的区别、以及现存稿本上保留下来的原稿与定稿的差别,以期真正从理论层面发现、归纳蒲氏《聊斋》中蕴含的叙事思想。 本文由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提供了聊斋学近二十年来主要的几种批评思路和叙事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本课题目前的研究动态。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一、《聊斋》的叙事结构:本章由表及里、由历时溯源到共时分析,系统分析了《聊斋》的史传外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事语法。二、《聊斋》的叙事时间:具体分析了《聊斋》叙事时间刻度的文人化,与长篇小说相比,其短篇体制约束下呈现出的以概述为主的时距特点,以及《聊斋》预叙中包含的文化底蕴。三、《聊斋》的叙事视角:介绍了《聊斋》对人称、聚焦的运用和视角转换流动之美。认为《聊斋》对限知视角的运用达到了相当自觉的精致,表征了《聊斋》叙事思想的成熟。四、《聊斋》的叙述者:具体分析了《聊斋》叙述者的类型及其以展示为主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中,《聊斋》叙事真正走向了分离并超越了史统,朝近代意义的小说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后,从叙述者角度解析了《聊斋》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异史氏曰”。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基本内容,指出了此课题可拓展的研究空间及其研究意义。 自蒲氏《聊斋》问世伊始,人们对此就付之以莫大的批评热忱。《聊斋》作为文言短篇小说,在白话通俗小说渐成气候的清代走向巅峰,是文学史的一个奇迹。运用叙事理论对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探究文言小说、或《聊斋》独有的叙事艺术和叙事理念,或有助于当代的经典重读和小说理论的建设。
其他文献
乔治·奥威尔(George Owell)是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小说家、散文家和社会批评家。代表作品《动物庄园》、《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等。在西方社会其作品影响遍及文化、
传统工业中视觉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基本依赖人工完成,虽然人工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有容易疲劳,速度慢等缺点。自动视觉检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
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骨质疏松,抗炎,增强雌性激素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较低的
为了论证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一个索洛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人口结构变量,从理论上梳理并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应用中国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
为保障甘肃省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除了提升发射台站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无线覆盖播出全过程的监测,逐步从以效果监测为主向效果监测和运行
本文介绍了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内部IP网络建设的具有固态化、网络化、智能化,真正实现"有人留守,无人值班"技术要求的广播电视发射台远程网络智能化监控系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新一轮竞争的核心将会从单纯的产品竞争、管理竞争、广告竞争、人才竞争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媒介,设计为先导,传播手段为武器的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文字学著作,全书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六书理论分析汉字,对中国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文章利用广东省样本地区医疗保险库的数据分析表明,社会医疗保险的实际保障水平偏低,现有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看病负担较重的问题。名义保障水平与真实保障水平差距很大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 ,提出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处于发展型阶段 ,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过低 ,传统的产业结构已无法适应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