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合OCT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yopic macular hole,MMH)的临床特征,分析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形成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类型黄斑裂孔的差异。 方法: 收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高度近视专科就诊并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眼轴>26mm)单眼黄斑裂孔患者双眼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B型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医学验光、眼底彩照检查。 将同一位患者的有黄斑裂孔眼列入有黄斑裂孔组,另一只无黄斑裂孔眼列入无黄斑裂孔组。对两组之间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屈光度数、角膜屈光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采用配对t检验,黄斑前膜(Macular membrane,MM)、玻璃体视网膜牵拉、黄斑劈裂、配对黄斑区视网膜脱离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的相关因素。 根据黄斑裂孔的类型,将黄斑裂孔组再分为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全层黄斑裂孔组两组。观察比较2种不同类型黄斑裂孔之间年龄、性别、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采用t检验;板层黄斑裂孔和全层黄斑裂孔两组间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拉、黄斑劈裂、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等因素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 结果: 共收集双眼高度近视(眼轴>26mm)单眼黄斑裂孔的患者105例,其中女性90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54.97±10.56岁,范围为19~80岁。210只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17.28±6.16D,范围为-34.50~-0.88D,平均眼轴长度为30.47±2.12mm,范围为26.32~36.08mm。 1.有黄斑裂孔组与无黄斑裂孔组的不同因素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裂孔组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0.57±2.09mm、-17.09±6.26D及1.09±0.79(LogMAR),无裂孔组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0.7±2.16mm、-17.47±6.09D及0.79±0.59(LogMAR)。两组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P值分别为0.138、0.331及<0.001,两组间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最佳矫正视力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黄斑前膜(P<0.001)、玻璃体黄斑牵拉(P=0.003)、黄斑劈裂(P<0.001),黄斑区视网膜脱离(P<0.001),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有显著相关性; 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因为屈光度数与眼轴长度高度相关,多因素分析时只分析眼轴长度。最终在多因素分析中,黄斑前膜(OR值=3.720(95%CI,1.330-10.406),P=0.012)、黄斑劈裂(OR值=5.850(95%CI,1.835-18.650),P=0.003)、黄斑区视网膜脱离(OR值=39.576(95%CI,4.852-322.813),P=0.001)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呈显著相关性,VMT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无显著相关性(P>0.05)。 2.板层黄斑裂孔组与全层黄斑裂孔组的不同因素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显示,板层黄斑裂孔组(n=59)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89±0.07(L ogMAR),全层黄斑裂孔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为1.3±0.60(LogMAR)。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在板层及全层裂孔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342、0.788、0.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黄斑劈裂(P=0.011)、黄斑区视网膜脱离(P<0.001)在板层及全层裂孔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前膜(P=0.659)、VMT(P=0.331)在板层及全层裂孔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长眼轴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眼多有屈光度数较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等特征,并多伴黄斑前膜、VMT、黄斑劈裂、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等改变; 2.长眼轴、黄斑前膜、黄斑劈裂、黄斑区视网膜脱离均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形成的相关因素; 3.板层黄斑裂孔更多伴发黄斑劈裂,而全层黄斑裂孔更多伴发黄斑区视网膜脱离,全层黄斑裂孔较板层黄斑裂孔对视力损伤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