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选取晋中南地区的宋金墓葬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这一地区出土墓葬进行分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宋金时期仿木结构墓葬形制、墓葬装饰图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宋金时期家族墓地的规划进行分析探讨。最后,通过对墓葬材料的梳理,进而对这一时期墓葬所反映出的丧葬习俗和社会变迁进行阐述。本文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晋中南地区发现的宋金墓葬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晋中地区有单独分区的必要。本章从墓葬形制、墓室装饰、随葬品等方面对晋中地区、晋南地区和晋东南地区的墓葬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随着墓葬材料的丰富,晋中地区宋金墓葬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与晋南地区或晋东南地区墓葬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单独分区可以使得研究更为合理和科学。第二章主要对晋中南地区发现较多的宋金时期仿木结构墓葬进行了探讨。本章着重从仿木结构墓葬形制的来源和仿木结构墓葬盛行于宋金时期的原因两方面进行阐释,认为仿木结构运用于墓葬装饰,从汉代到宋金时期大致沿着墓棺装饰和墓室装饰两条主线发展。仿木结构墓室装饰在宋金时期发展到顶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平民变得富足而有实力营建结构精致的墓葬,另一方面是家族合葬的盛行客观上加剧了仿木结构墓葬的使用。第三章对宋金时期墓室装饰中常见的墓主图像分三类进行讨论。第一类是对坐图,着重对图像中对坐夫妇身旁站立者的身份进行探讨,认为这些站立者可能并不都是侍者,而是墓主子嗣;第二类为情景式墓主图,对墓葬装饰中出现表现墓主的引渡图、送丧图进行了论述;第三类是墓主石像,主要对墓室中发现的墓主石像功能进行推测。第四章首先对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发现的明堂进行探讨,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相结合的考证,认为明堂应该是指坟地墓前祭祀冢神即后土的一块特殊地域。明堂的中心位置即为地心,丧葬的一些祭仪通常是在明堂建祭坛而进行,是宋金时期家族墓地规划的一种形式,同时承载着祭祀后土神的象征意义。同时对这一时期家族墓地的发现进行简单梳理,认为宋金时期关于家族墓地的规划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家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当时人们选择不同的堪舆师有着很大关系。同时,墓主人的身份背景和个人喜好都会对墓地规划有一定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墓葬装饰图像及壁画墓葬使用者身份的对比,得出宋金墓葬与汉代墓葬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进而认为这种相似并不是对汉代的简单模仿,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化复兴。宋代是近世社会的开端。宋代在国家和士绅双重力量推动下,以儒家原则为基础的伦理道德的同一性逐渐建构起来,一种普遍被认同的思想世界开始形成,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认同了以家庭、宗族关系为中心的,理智、克制、和睦的生活规则和秩序,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文明的同一性形成,并最终奠定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总之,本文通过对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综合分析,深化了对这一地区宋金时期墓葬形制、装饰图像、墓地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对墓葬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