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行灯》是日本作家泉镜花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其于明治时期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充分体现了其个人风格。作家本着对日本传统艺术的热爱,除了在小说情节的设计上借鉴谣曲的写作手法,还在诸多细节上融入日本传统文艺,充分反映了其“艺术至上”的理念。这种日本传统文艺与小说创作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小说中浓厚的音乐性和色彩美。截止到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已先后出版了三个版本的中文译本,本论文选取了于2010年出版的孙艳华译本和于2017年出版的周飞译本。其中,孙艳华译本在序言中突出强调了译者和校者力图重现原作风格的翻译理念;而周飞译本也在序言中介绍了泉镜花文学的部分风格特征,但两版译文差异较大。因此在考察风格再现时,选取这两版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风格标记理论是由学者刘宓庆提供的一整套针对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系统识别和分析的理论体系,全方位地剖析了文学翻译中原作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并总结了针对风格的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他认为作品风格是可以用风格标记系统识别的,将风格标记系统分为形式标记系统与非形式标记系统,并指出形式标记系统对于作品风格的识别和再现至关重要,并在该系统框架下进一步提出了对应式风格转换、重构式风格转换、淡化式风格转换这三种翻译策略。本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先后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及研究方法、本论文的构成。在第一章,本论文通过对原作相关研究的整理和泉镜花文学风格研究的整理,提取原作的风格特征。在第二章,本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日对于风格的定义和风格的可译性,接着导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最后介绍了基于风格标记理论的相关研究。在第三章,本论文主要根据原作的风格标记从音系标记、词汇标记、句法标记以及修辞标记这四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孙艳华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原文风格的传译,主要采用了对应、重构的翻译对策,力图最大程度实现对原文风格的再现;周译本在翻译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对原文风格的传译,采用了多种对应、重构、淡化的对策,其中重构、淡化的对策使用最为频繁。具体而言,对于原文文本的音韵效果、句法结构、体言终止的修辞等因中日语言差异导致的难以对应转换的文本特征,两译本均采取了重构的翻译对策,其中孙译在译文中实现了和原文相近的效果。对于词汇、比喻修辞等文本特征,孙译多采用对应式翻译,还原程度很高,周译则仍以重构的对策为主,译者个人的风格较为突出,还原度较低。最后,在结论章节进一步梳理了以上研究成果,并介绍了今后的研究课题。此外,基于实例的分析,笔者还就风格标记理论和文体翻译进行了进一步思考:风格标记理论的实际运用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充分考虑译文的逻辑来进一步调整翻译策略;由于一个句子通常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形式标记,因此在基于风格标记理论进行分层次的考察之后,还需要以句子单位或篇章为单位对译本的风格再现效果进行整体上的更进一步的考察。对于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译者不仅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原作的风格特征,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母语能力,以应对音系标志等难以克服的翻译障碍,进而实现接近原作的效果;译者在发挥自身创造性对原作进行重构式风格转换时,必须尊重原作的内容,不能过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