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液体治疗对胃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术后合理输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限期行胃手术的患者130例,ASA Ⅰ、Ⅱ、Ⅲ级,年龄56.7±19.5岁,体重55.6±3.3Kg,随机分成目标指导输液组(A组)和常规输液组(B组)各65例。A组患者行右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测定中心静脉压来进行容量治疗,术后以4m1·kg-1·h-1为初始输液速率,根据中心静脉压测量值进行调节滴速,其目标是将CVP控制在6-12cmH2O, B组患者按照常规输液方法进行容量治疗,术后输液速率控制在5m1·kg-1·h-1左右。每日晶体液和胶体液比例约为1:2。分别于1d、2d、3d、4d、5d采集晨尿和静脉血样,测定钾、钠、氯、钙、尿比重的水平,并记录心率、血氧、平均动脉压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肺功能情况变化,记录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呼吸、循环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每日尿量正常,但A组较B组为少,A组患者生化水平及尿比重较B组明显平稳(p<0.05),A组患者的心率、血氧、平均动脉压及肺功能情况较B组维持明显平稳(p<0.055),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胃术后的患者以监测中心静脉压为目标指导术后补液,能有效的保证机体循环血容量,较好的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降低因盲目补液造成的前后负荷过大,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预后明显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