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同文书院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分析二十世纪初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案例,希望对于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史,尤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于深刻、理性、力求真实的认识这一段历史有所裨益。
  1900年,由日本外务省资助,日本东亚同文会在中国南京创设东亚同文书院,旋即因为义和团运动迁往上海,后升格为东亚同文书院大学,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东亚同文书院作为两个间谍机构之一被勒令关闭,部分教师回到日本,在爱知县丰桥市创立爱知大学。
  东亚同文书院从日本国内招收学员超过5000名,在中国学习三到五年,因此学员汉语水平普遍比较高。为了获得有关中国的情报,书院利用每年毕业大旅行,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大旅行调查。即:学校提供资助、安排路线、指导调查方法,学生自行组织,以旅行的方式,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进行系统的实地资料收集,报告采取《大旅行志》的方式提交,同时保存相关的日记、日志、原始资料、票据、图片和实物,囊括700多条线路,前后共计41年。
  本论文由四章及余论组成。
  第一章围绕东亚同文书院的筹建讨论了三个问题。在第一节中,通过对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思想界的情况,尤其是表面上纷繁复杂、而实际上又可归结于国权主义的浅显一隅的特殊现象,说明成立东亚同文书院的机构——东亚同文会是如何走上历史舞台,以及东亚同文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的几次危机。东亚同文会强调要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培养清国留日学生。对于东亚同文会的教育宗旨,以东京同文书院为例,这也是东亚同文会第一次付诸实践的办学试验。有关东亚同文书院人员准备,由岸田吟香“乐善堂”到日清贸易研究所,以及在华办学的试验,是第二节讨论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则围绕南京同文书院具体的筹办工作,分析东亚同文书院成立之艰辛。
  第二章是东亚同文书院的历史。尤其关注于上海作为东亚同文书院所在地给与其的影响,以及日本对华侵略对于学院命运之决定,以1915年和1932年为分界,将东亚同文书院的沿革划分为三个阶段,1915年之前,中日关系是平稳发展的时期,东亚同文书院也在友好的气氛中蒸蒸日上的发展;1915年以后,东亚同文书院以兴建新校舍为标志,进入一个全盛的新时期,开设新兴学科,发展对华教育。1932年,中日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标志,东亚同文书院的发展也开始由盛渐衰,最终导致数十年教育事业在终战声中宣告崩溃。
  第三章分专题谈东亚同文书院的特色,院长(校长)、教师、学生和毕业生如何活跃在历史舞台,以及相关重要事件。其中列举了四位院长,分别是根津一、杉浦重刚、大内畅三和本间喜一。对于教师群体,同样按照书院的三个时期(1915年、1932年为界),分别予以讨论和分析。有关在校学生的部分,讨论了三个专题:按学费支付方式不同来分析学生的来源;学生在校生活;左翼学生运动。毕业生的讨论则集中在就业的职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以及针对几个突出案例有一些个案分析。
  第四章专论东亚同文书院与中国的关系,集中在中华学生部、支那研究部,以及中国近代教育三个问题上。1920年9月,中华学生部成立以后,多次爆发爱国反日运动,1931年8月13日,东亚同文会召开理事会,停止招收中国籍学生。“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部学生全体退学。另外一个与中国密切相关的问题是1918年10月设立的“支那研究部”,以研究中国各种问题为对象,以“发表研究结果为目的”;资助在中国旅行调查的研究;开设专业调查的课程,指导东亚同文书院学生的大旅行调查;对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书进行整理,负责研究资料的收集。关于东亚同文书院和近代中国的教育,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对于邀请日本教师尤为重视,东亚同文书院通过教师的流动和学生培养后的就业,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
  余论部分讨论了东亚同文书院与中国的主客体认知问题,以及其认识中国的态度和动机问题,试图解答为何由“友善”着手,却以“帮凶”而终的疑问。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强调在历史背景下来看待东亚同文书院的产生、发展,最终关闭的过程,即基于日本二十世纪初复杂的国内政治背景下:军国主义的抬头、泛亚细亚殖民主义的兴起,同时,本文也关注中日由于文化相近所带来的中日友好的交往意愿。因此,本文在坚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立场上,对于日本对华友好的一面、日本内部的反战情绪有一些客观的介绍和评价。
  中日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里,出现了重大的反复,一度落至谷底。战后的日本不愿意重视近代中日政治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避开这个尴尬的问题,导致一系列相关的研究都停滞不前,甚至包括近代中日民间往来、半官方往来的研究也受到影响。而中国国内学术界,在强调中日近代政治、军事、外交关系的研究上,投入的关注过重,同样忽视了近代中日民间、半官方交流的研究。本文在现实意义上打破原有的单一领域、单一观点,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也能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城市想象是规划中、理论中、建构中、精神中的城市形象。城市想象不似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固定概念,而是朝着目标性在完善的过程理念。对城市想象的建构与传播可以使城市摆脱共性化的困境,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正是建构与传播城市想象的重要契机。在这一判断下,本文以二青会助力太原城市想象的传播建构为例进行研究。  城市大型体育赛事具备媒介属性,是典型的城市事件。作为媒介载体,大型赛事可以利用媒介化等特征提升城市整体
学位
纂修《四库全书》作为清乾隆帝执政期间的重点文化工程,备受清乾隆政府重视。但《四库全书》所搜书目均是经过清政府“筛选”而来,清朝馆臣在撰修《四库全书》过程中悉数剔除了不符合清朝统治利益的书籍。《通鉴纲目续编》作为《四库全书》中的一种,也在重新修葺之列。《通鉴纲目续编》因曾得清圣祖仁皇帝亲自评判和审核,故又名《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清朝馆臣在修缮《通鉴纲目续编》过程中将不符合清朝统治者利益的民族思想与异
谭嗣同出生于洋务运动兴起之时,乃晚清“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中国近代化转型的重要节点上,怀揣救亡图存的使命,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中学和西学的交汇中,构建救国救民的理论,最终以“民权”的形式表达出来。他的民权观既反映出维新派人士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又体现出超越维新派人士认识水平的思想精华。本文以谭嗣同的民权观为视角,窥探传统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化转型时期,如何在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以救国为目
学位
罗马公民权是定义罗马人的主要方式。罗马从意大利北部拉丁姆的蕞尔小城发展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在一定程度来说,是以不断扩大公民集体实现的。“授予罗马公民权”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推动罗马向外扩张不断取得成功。授予公民权政策在罗马的建城传说的历史写作中表现出来,并且深刻体现在罗马公民权政策的三次大规模实践上。授予公民权最先运用在拉丁人身上,通过授予拉丁同盟城市公民权,建立自治市以及殖民地,罗马公民权
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始终面临着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难题——劳动力短缺。出于军事动员和战时经济对劳动力的需要,以及纳粹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德国不得不将外籍劳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劳动力资源。被纳粹征服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沦为了德国的劳动力储备库。由于纳粹在战前并未制定缜密的征用外籍劳工的计划,战争初期只是将外籍劳工作为暂时填补劳动力缺口的应急之举,因此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并无一贯演进的外籍劳工政
学位
机械制造业是指专门生产“军需民用”之机器的工业部门,是战争国家进行战斗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937年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惨痛的灾难,但也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对中国的机器制造业而言,抗日战争同样是其早期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出于抗战建国需要,机械工业成为大后方国民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并在国家主导下取得巨大的成就,为以后中国工业化的长期发展埋
八十年代以来,党外运动席卷全岛,反对力量向国民党权威统治发起猛烈进攻,推动台湾社会在短期内突破政治禁忌,进入政治转型时期。党外杂志在党外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党外运动发展相始终,是党外人士宣传政治诉求和进行群众动员的主要媒介,民进党成立后仍然十分重视发挥杂志的作用。学界对党外政论杂志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硕,《台湾新文化》创刊于民进党成立之际,是为数不多的从文化层面传达政治诉求的文化刊物。杂志与民进党
学位
《来青园全集》是明末清初汉阳名士张三异的个人诗文集,本文主要采取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来青园全集》进行研究。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张三异的学术思想以及《来青园全集》的文献价值。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张三异的生平、交游及其着述;第二部分,对《来青园全集》收录的文章进行分类研究,然後考证其版本;第三部分,试从经学、史学和文学三个方面探究《来青园全集》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第四
在宋代,随着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一些儒者出于儒家立场,不断对老子思想进行批评。宋儒的非老思想,对宋代老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思想史与学术史、文献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政治史与社会史的视角,具体分析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儒者对老子思想的种种批评,以及当时不同身份的其他解《老》人士对这些批评的回应,籍此揭示影响宋代老学发展的因素,反思宋儒对老子思想的偏见与批评,探讨儒、道思想之间的深层关系。
学位
宪友会是清末立宪运动中组党活动的结果,它的成立时间虽短,但其酝酿时间却很长,几乎贯穿了整个立宪运动时期。宪友会的成立对于聚合全国立宪派的联系,加强各省立宪人士的团结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宪友会的成立推动了清末宪政改革运动的步伐,影响了民初政党的建设。本文主要是对宪友会作一个完整性的研究,将宪友会的发展放到清末立宪运动的大潮中进行考察。以此来分析清末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并探索清末民初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