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相关论文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表达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表面来看,这是对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论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两者有着重要差别......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央的总体指导下,各省、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典型事例,尤其近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和咏赞这些英雄人......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康有为、谭嗣同所建构的具有近代特征的哲学本体论,由于未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哲学与科学相杂糅的思维......
黄兴(1874—1916)与周震鳞(1875—1964)家乡均在湖南,又在湖北两湖书院同窗六载,青少年时期即已相识,为总角之交。二人志同道合,“其患难最......
1898年,慈禧对光绪推行新政十分恼火,又经贵族、官僚搬弄是非,更是气上加气。她决定借9月到天津阅兵的机会,指使亲信荣禄发动宫廷政变,......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1937年出生于河南洛阳,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调至湖南省文联,后任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
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上海出版了一套很出名的《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主编是方行和朱维铮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是国内最早招收文化......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林旭、杨深秀的名字,在诸多历史书写中成为一个为改革而牺牲的经典象征。“六君子”的合称,似乎显得......
经人介绍,大刀王五认识了比他小十多岁的谭嗣同,两人一见如故。王五对谭嗣同说:“维新變法是富国强民之路,也是王五所愿,能与复生同道、......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古城兰州迎来一位新的朝廷命官——来自湖南浏阳的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黄河依......
今天我们纪念谭嗣同是为了向他学习,向他学习什么呢?实际上谭嗣同参加维新时间并不长,整个戊戌维新也才一百多天,之前他在湖南搞新政,时......
听过一节历史学科的生本教育实验课。教师在教授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六君子”内容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谭嗣同的死是否值......
入秋了,寒意灌进狭小的牢房。谭嗣同踱着步,镣铐叮当作响,可他的表情刚毅从容。 也许,他早知道是这样。 夏热未消时,谭嗣同跪在金......
几十年来,研究谭氏生平及思想者不乏其人,在大陆是热门课题,在海外亦非冷门。而在众多的论著中,分析谭氏思想的似又占了多数。最近有幸......
摘要:华严宗在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中受到普遍关注,因而成为近代佛教中的显学。康有为、谭嗣同都对华严宗倍加关注,致使华严宗成为两人佛......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此后的50多年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曾涌现了多少仁人志士,他们为探索救国的真理,为挽救......
今年3月,是著名维新志士谭嗣同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在纪念和重温他甲午中日战争后那段在浏阳创办算学馆、鼓吹新学、开湖南维新风气......
说起中国人近代的大同理想,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康有为和《大同书》,这也在无形中减弱了对谭嗣同大同思想的关注。其实,谭嗣同与......
《人民日报》最近发表《评<谭嗣同传论>》一文,认为《谭嗣同传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谭嗣同研究中一些较流行的看法和史料......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近代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及价值。同时,作为湖湘近代著名的武术人士......
谭嗣同是清末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是一位具有政治魅力和学术魅力的历史人物。他是戊戌运动中英勇牺牲的伟大爱国者。作为思想家和政......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新仁学的奠基者,谭嗣同是近代新仁学之集大成者。他们用自由、平等、博爱等近代价值观念对古代儒学进行了新的诠......
谭嗣同在他的代表性著述《仁学》中融合中西,用“以太”和“心力”来阐释“仁”,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把“以太”、“心力”纳入......
谭嗣同思想体系中富含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这一点未受到学界足够重视。因为谭氏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新旧时期的转变,所以笔者采用阶段分......
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思想一直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推崇和赞赏。有许多学者对其思想进行研......
谭嗣同身处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传统社会失序的动荡时代。同时,中国固有的文化价值和基本宇宙观也面临着不断的质疑和严峻的......
有谁会想到,孙中山制定《建国方略》,专门提到煤炭工业;毛泽东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其主体是煤矿工人;彭德怀早年做过煤矿童工......
《仁学》一书共五十篇,是晚清维新变法者——谭嗣同的一部熔铸中西思想的重要哲学著作。从谭嗣同于北京菜市口就义后,对谭嗣同及后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必是坦荡之人.但若仅仅是坦荡,那又过于个人化,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忠诚、无私等品质.rn谭嗣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