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总体研究目的是:①建立血浆血小板来源微粒(直径在0.5~0.8μm的血小板微粒、直径<0.5μm的小血小板微粒)的分离、制备、检测和免疫表型检测方法;②检测在临床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不同免疫表型的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微粒的数量水平和特征;③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信息及血小板微粒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关联性分析,探讨血小板微粒对高血压的生物学标记作用和血小板激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第一部分研究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及不伴肥胖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微粒的数量和百分率含量,分析其免疫表型、关联因素和诊断阈值,探讨其病理生理学作用和血小板微粒作为高血压伴肥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的意义。第二部分研究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不同大小血小板微粒的数量及百分率含量,分析其关联因素和诊断阈值,探讨不同大小血小板微粒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及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对高血压血小板微粒数量和分布影响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的可能机制。第三部分研究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氯吡格雷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高血压大鼠血液中细胞微粒的浓度和大小谱的变化,探讨不同大小微粒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及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总体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从高血压不伴肥患者(19例)、高血压伴肥胖患者(10例)、高血压患者(21例)及健康受试者(19例)每个实验对象抽取外周血3ml,在1小时内离心获得贫瘠血小板血浆,然后-80℃冻存待检。检测时,将血浆标本恢复致室温,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抗体及对应的同型抗体,用0.8μm及0.46μm的微珠来确定微粒的大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粒数目及百分率。血小板微粒的表型为CD31+/CD42b+。所得血小板微粒相关数据及临床各参数通过t检验及非参数分析统计不同组间血小板微粒数量的变化;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血小板微粒和临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第三部分:SPF级雄性13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0只随机分为容积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5只,分别灌胃1ml 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氯吡格雷溶液(10mg/kg),每日一次,共给药4周。每只大鼠在给药前和给药后每周通过鼠尾静脉抽取1ml外周血,在1小时内离心获得贫瘠血小板血浆,然后-80℃冻存待检。检测时血浆标本恢复至室温,稀释500倍后上样检测,用混合微珠来确定微粒的大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微粒数目及百分率。所得数据通过t检验分析不同组间的细胞微粒水平和大小的变化谱。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在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微粒(154.87±216.21)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肥胖症的患者(14.72±17.24,p=0.003),且血小板微粒的数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其他临床参数包括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和血小板(PL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脂指数包括 TC/HDL-C、LDL-C/HDL-C、log(TG/HDL-C)显著相关。第二部分: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小血小板微粒(直径<0.5μm)的数量(1.21±1.24)明显低于健康组(3.22±1.40,p=0.002),而大血小板微粒数量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组:2.82±1.73;健康组:2.80±1.57;p>0.05),推测氯吡格雷主要影响血小板释放小血小板微粒而不是大血小板微粒。血小板微粒水平与受试者各项临床参数不相关。第三部分:氯吡格雷治疗后的高血压大鼠外周血中细胞微粒谱的变化是:200-350nm的细胞微粒呈下降趋势,而350-500nm及500-800nm大小的细胞微粒均呈升高趋势,溶剂对照组中所有细胞微粒均呈现升高趋势。在外周血中的细胞微粒直径主要分布在200-350nm区间,占50%以上。研究结论:血小板微粒可作为一个潜在的高血压伴肥胖的标记物,同时也是可以用来预测CAD风险的生物标记物。在高血压患者中,氯吡格雷主要通过影响小血小板微粒而非大血小板微粒的生成,从而参与到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这提示着小血小板微粒可作为氯吡格雷判断高血压治疗效果的新的临床指标,尤其对于探讨氯吡格雷对高血压的抗炎治疗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价值。氯吡格雷治疗高血压其外周血细胞微粒谱随着治疗小微粒浓度逐渐降低,反之,大微粒浓度逐渐升高,支持临床氯吡格雷治疗高血压患者其微粒变化趋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