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伤、手术、放疗、感染、休克等应激状态的情况下,肠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可导致肠功能衰竭或障碍。近年来胃肠道粘膜的保护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它与机体的消化和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是研究脾主卫外功能实质的重要内容。在腹部手术后,病人往往因为肠粘膜受损伤出现食欲下降、疲倦无力、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或不能耐受食物等以脾虚挟湿为主的症状,或并兼夹有气滞血瘀的症状。我们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腹部手术后的病人进行治疗,全方共凑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通肠逐瘀之效。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菌、镇痛、止泻、止血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肠黏膜损伤,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调节紊乱的免疫功能等作用。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对腹部手术后以脾虚湿滞型为主,或兼气滞血瘀证型,属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肠黏膜受损的改善情况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肠黏膜受损与菌群失调的关系;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味对肠黏膜受损时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9年4月在广州市中医院普外科住院部腹部手术后病人中,共收集符合标准患者40例,以前瞻、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周围静脉输液加中药组)20例,对照组(周围静脉输液组)20例。研究组给予周围静脉输液的同时,口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只是常规给予周围静脉输液,连续治疗2周。通过观察术后各生化及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术后症状的变化,观察术后患者大便中细菌总数变化、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比率改变、观察大便培养情况,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构成比较用t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术后第1天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的前白蛋白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4天体重、总蛋白、白蛋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有改善,均高于术后第一天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白蛋白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中,2组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2组治疗均有效;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改善中医主要症状优于对照组。(3)在中医症候疗效中,研究组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均为90%,对照组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均为8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4)在治疗后菌群失调治疗疗效比较中,研究组总有效率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8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研究组在改善菌群失调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提示腹部手术后,由于肠粘膜受损伤通常会出现菌群失调,当肠黏膜修复明显时,对应的菌群失调也明显改善,而肠黏膜无修复时,对应的菌群失调改善也不明显。本研究探讨了参苓白术散加味对改善肠黏膜及菌群失调的作用及机理,证实了参苓白术散加味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抑制肠黏膜损伤,修复受损肠黏膜,明显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