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皱皮香猪(XPZ)是从江香猪群体中的变异个体,主要特征为全身皮肤密布褶皱,躯干及四肢皮肤粗糙增厚、腹部皮肤发红、皮肤变硬弹性变差、皮下脂肪减薄、被毛疏密不均,躯干和臀部皮肤褶皱深长、褶皱眼观极其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皮肤早衰现象。皮肤覆盖于动物机体的外表面,是哺乳动物最大的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分泌、排泄、吸收、调节体温、参与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理功能。皱皮香猪皮肤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皱皮香猪2号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390,31960641); 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项目(黔科合人才2016-4012);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9]5615);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支撑[2017]2587号,[2017]2585号,黔科合NY[2013]3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皱皮香猪(XPZ)是从江香猪群体中的变异个体,主要特征为全身皮肤密布褶皱,躯干及四肢皮肤粗糙增厚、腹部皮肤发红、皮肤变硬弹性变差、皮下脂肪减薄、被毛疏密不均,躯干和臀部皮肤褶皱深长、褶皱眼观极其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皮肤早衰现象。皮肤覆盖于动物机体的外表面,是哺乳动物最大的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分泌、排泄、吸收、调节体温、参与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理功能。皱皮香猪皮肤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皱皮香猪2号染色体的核纤层蛋白B1(LMNB1)基因中检测到一个缺失型结构变异,位于基因上游4258 bp处。核纤层蛋白B1是核纤层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由LMNB1基因编码,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核骨架的完整性,并通过影响染色体分布、基因表达、DNA损伤修复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参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衰老。为了探究LMNB1基因发生的变异是否为香猪全身性皮肤皱褶形成的原因,本研究以香猪(Xiang pig,XP)和XPZ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Sanger测序鉴定LMNB1基因的结构变异,研究群体分布规律;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XPZ皮肤中LMNB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LMN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变异区包含的功能元件;构建LMNB1基因结构变异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析LMNB1基因SV中功能元件对转录活性有无影响。研究结果如下:PCR检测和Sanger测序结果证实,LMNB1基因中发生的LMNB1-sv275缺失型结构变异在猪群中真实存在,缺失片段长275 bp,结构变异LMNB1-sv275在XP、XPZ和大白猪(Large White,LW)基因组中存在多态性。XPZ的Ⅰ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XP和LW(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得出,XPZ皮肤中LMNB1基因Ⅱ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XPZ皮肤中DD基因型的表达量(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XPZ皮肤(Ⅱ基因型)中LMNB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肤样品(DD基因型)的表达量。此外,采用重测序方法从皱皮香猪LMNB1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5和外显子7中检测到3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推测XPZ皮肤褶皱的原因可能与皮肤中LMNB1的结构变异所致的基因高表达有关。UCSC分析得出,LMNB1-sv275变异区间存在一个SINE/t RAN元件。NNPP分析推测LMNB1基因启动子区可能有6个潜在的核心启动子区,其中-819 bp~-868 bp位置的可能性最大;PLACE分析发现在LMNB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850bp~-847 bp和-844 bp~-838 bp位置分别含有CAAT-box和CGCG-box 2个顺式作用元件。Meth Primer分析得到,LMNB1基因启动子区有3个CpG岛;Animal TFDB分析表明,LMNB1-sv275区域有3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ESR1(estrogen receptorα)的结合位点数量最多。在此基础上,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证明LMNB1基因LMNB1-sv275变异区有正向的转录调控元件,对LMNB1基因的启动子功能可能起正调控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LMNB1基因上游发生的275 bp缺失变异在猪群中存在,并促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可能是皱皮香猪的皮肤产生褶皱的原因。论文的研究结果对解析皱皮香猪皮肤皱褶的形成以及皮肤早衰发生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与肉的嫩度、风味以及水分密切相关。不同的品种肌内脂肪含量不同,即使在同一品种内,不同个体间的肌内脂肪含量也存在差异。但活体肌内脂肪含量通过屠宰后才能测得,且难于度量,所以寻找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贵州黄鸡是我国黄羽肉鸡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性成熟早、易育肥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贵州黄鸡不同肌内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作为动物机体肌肉生长的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关岭牛为研究材料,通过分子克隆、CCK8、qPCR技术、细胞划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研究IGF1、MSTN基因对关岭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关岭牛肌肉生长发育规律,为关岭牛肉质改良提供细胞
本文主要探究常减压电脱盐工艺技术优化措施。研究过程中,从电脱盐工艺优化重要性为出发点,分析其可减少设备腐蚀、提高传热效率,并以某企业应用的5.0*106t/a常减压装置为例,明确该装置电脱盐中原油性质及存在问题,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2012年至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毕节、江口等地的昆明裂腹鱼先后发生一种以背鳍前后出现皮肤破裂、肌肉溃烂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特征,称为“溃疡病”。然而,导致昆明裂腹鱼“溃疡病”的致病菌尚未明确,中草药对该菌的防治效果至今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无菌条件下从患病昆明裂腹鱼体表溃烂处、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分离、纯化病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DNA、dna J、cpn60等基因的序
以小流域竣工验收数据库为研究对象,使用河南省小流域划分适应性原则,结合河南省地形地貌特征实地考察情况,构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模型,以丹江口库区上游流域为例,进行水功能分区划分,以期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表明:(1)目前河南省小流域划分成果已录入政务云系统,经过精细化复核研究,证明河南省小流域划分原则符合全地形地貌的实际需要,具有全国推广的借鉴意义;(2)在小流域划分及土壤侵蚀强度监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也称为Aujeszky病病毒(Aujeszky’s disease virus,AD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由该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主要表现为猪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等症状。猪是PRV的储存宿主,也是PRV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该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V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嗜上皮性人兽共患传染病。OrfV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羔羊的发病率可高达90%~100%,主要特征病变为口唇、鼻部等处形成增生性损伤,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传染病。OrfV为痘病毒科(Poxviridae)、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成员,为有囊膜线性双股DNA病毒。F1L蛋白为病毒表面囊膜蛋白,研究发现F1L蛋白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常用的添加型溴代阻燃剂,属于广泛暴露在环境、动植物及人体内的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十溴联苯醚(BDE-209)作为PBDEs的主要同源物,仍在一些亚洲国家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广泛污染。畜禽在人类食物来源中占很大比例,近年来多次在鸡肉、鸡蛋等畜禽产品中检测出BDE-209的残留。然而,有关BDE-20
鲤Cyprinus carpio是世界性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除了本土鲤鱼的驯化和选育外,各国之间也常相互引种交流,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鲤养殖品种。从江稻田鲤驯养有上千年历史,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经长期的稻田隔离饲养和驯化,已较好地适应稻田浅水环境,具有性情温顺、不爱跳跃、耐低氧等特性,同时兼具稻渔文化象征而备受关注。本团队前期基于形态学和线粒体基因的种质评价结果表明,从江稻田鲤有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因不占用耕地可以提供给人们食用的优质粮油,对南方山区扶贫攻坚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油茶产业得到了政策扶持,并快速发展。但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资源培育环节的限制,特别是在良种选育和栽培措施上,主要表现为地方良种选育起步晚、栽培技术落后,使油茶在生产中表现为“千花一果”的低坐果率现象。我们在生产中主推的国审油茶品种‘华硕’种群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