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研合作的宗旨是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合作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研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我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共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产学研合作的内在需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因而研究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影响因素,不仅能为政府改进现有政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改善政策环境提供有效建议。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产学研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该演变过程划分出不同时期,针对各个时期的政策从政策主客体因素、政策自身因素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政策环境因素进行了政策演变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中的宝贵经验,分析了现有政策体系的不足,最后对未来我国政策体系发展提出了趋向建议。根据上述的思路进行研究后,本文的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产学研合作政策的萌芽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探索时期、促进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政策发展时期、产学研合作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政策繁荣时期。基于不同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不同时期的政策具备不同的特点。2、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宝贵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坚持产学研合作政策符合国情,与时俱进;坚持政策对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导向;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策的功能;坚持产学研合作政策中企业的主体地位。3、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政策体系还存在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政策稀缺、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几点不足。4、对未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趋向建议:产学研合作政策应趋向专门化与可操作化、产学研合作政策体系应趋向高度协同与集成、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干预应趋向更加理性化、产学研合作政策工具的选择应兼具宏观与微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