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寺北柴村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该村的农民素质、生产与生活方式与周围村庄基本一致,不具有任何显著特征,能够代表华北农村的一般情况,具有“非典型的典型性”。该村在国际社会学领域又非常有名,是因为满铁的调查和一批国际学者的研究。开展针对原有研究的追踪研究,便于进行对比与反思,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近代寺北柴村的变迁是政治、经济等因素与科技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科技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特点及制约因素,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述说“国家的历史”,能够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反思政策的合理性,描述农民视野下的科学形象,也能够站在农民的角度回答“什么样的科技是农民真正需要的科技”。 科技促进了农村政治的更替。解放初期,以西医和农业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让农民思想获得启蒙,并对新政权建立了信心;人民公社初期所推广的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但农具改良、大炼钢铁的失败,也损害了科技的形象;“文革”期间部分农村在“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之下,建立了四级农科网,推广科学种田,红卫兵成为技术骨干;改革开放之后,村干部成为农村技术引进的推动者,并在科技影响之下建立了新的政绩观。 科技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依靠种子、化肥、田间管理等科技因素,解放后寺北柴村的粮食亩产增长了10倍;但棉花种植由于缺乏技术更新,特别是采收设备,逐渐被放弃;村里发展果树受益于引进新技术;只有掌握技术的农户才成功发展起养猪;由传统农具到农业机械化的变革,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劳动力获得解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制于自然条件,也受制于技术因素。 科技还促进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因素;医疗和公共卫生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农村科学传播的渠道更加丰富;但宗教的恢复也说明农民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农民视野之下的科技形象与公众有诸多不同:他们相信甚至崇拜科学,却带有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目性;注重科技的实用功能,却弱化理论的学习;行为难以摆脱传统经验的导向;政府与农民对科技的理解存在分歧。面对科技,农民表现出渴求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但又怕风险,注重眼前利益。农民的选择造成政府的科技政策,有些被执行,有些却被过滤。 科技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重点表现在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善,但也影响了农民的家庭与社会关系。传统的“父为子纲”变成掌握更高科技素质的人拥有决策权;科技令农业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的解放导致家庭关系由“男耕女织”变成“男女同耕”,又变成“男工女耕”甚至“男女同工,老人农耕”;科技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导致人际间“团体格局”的出现。 科技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思想启蒙功能,成为唤醒农民和思想解放的钥匙;其次为改造世界功能,变成了革命的武器和“抓革命、促生产”的工具;再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最后促进了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科技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些功能,社会需要是诱因,政治制度的影响是催化剂,农民素质提升是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