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映民众生存状况的“民生”概念,早就根深蒂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但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旧中国的统治者不可能对民生给以真正的关注,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其他利益所求。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民生取向。为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艰难而执著的奋斗和探索。首先,他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使备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做了新社会的主人,获得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有了生存权。其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产生剥削、压迫的私有制根源,使人民群众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受一连串胜利的鼓舞,党和政府发动了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企图使人们尽快过上共产主义美好生活。但是,欲速则不达,急性病错误使人民遭到三年严重困难。在此形势下,为了保民生保生产,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既保证了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又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巩固的国防,使新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为进一步解决和改善民生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由于新中国建立不久,物资匮乏加上人们对旧社会不平等的深刻烙印,使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民生问题上采取了“齐步走、共贫富”的平均主义办法,以致造成吃“大锅饭”现象,未能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未能得到更好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条件,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改计划经济体制为更具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且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新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民生取向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日渐突出的贫富差距扩大,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更首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何为社会主义民生取向以及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民生取向的基本条件和特点。第二、三部分分别对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民生取向的实践、探索过程进行了历史考察,以铁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就是关注民生、不懈为改善民生奋斗的,决不是今天才想起来解决民生问题的。只是时代不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不同而已。毛泽东时代主要解决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生存的基本条件等根本问题,如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独立完整地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巩固的国防,解决民生从无到有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主要解决的是发展经济的方法问题,是如何使老百姓在上述前提和条件下生活得更好的问题。二者关系紧密相连,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个渐进的过程,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民生,把实现社会主义民生取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种认为只有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才关注民生的看法和观点是错误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