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使言语表达委婉、含蓄、礼貌,有助于促进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模糊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际场合。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被广泛地运用于外交活动,比如外交谈判,公开发言,发布公报等。外交语言的显著特征是使用模糊表达方式来达到特殊的政治目的,外交措词注重技巧,而运用模糊策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能实现这样的初衷: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会明确做出承诺,不会清楚表达观点,不会直接表明立场。
本文以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分析和探究在外交场合,模糊语的策略使用现象。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的选择过程。外交语言的模糊使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做出言语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外交语言发现,语言中的模糊语是对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的顺应。在语言结构的词汇和句法层面,外交官通过使用模糊表达,可以达到外交的特殊目的:不把话说绝,给自己留有变通的余地。此外,外交场合中选择使用模糊语也是对于外交环境这一动态语境的顺应。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策略,是对听者心理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的顺应、物质世界的顺应。
在顺应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究了影响外交语言选择的机制和因素。论文介绍了模糊语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结合必要的外交文本来阐释模糊语的选择主要受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交因素影响。恰当地使用模糊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语言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言语策略,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交际的成功有着良好的反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