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世纪跨越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迎来高度繁荣发展的时期,伊斯兰世界回归团结和强盛,乃至被汤因比誉为“罗马帝国的第五次复兴”。1同一时期,在欧洲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哈布斯堡王朝也进入统治巅峰,以胜利者的姿态征服半个地球,创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2在奥斯曼帝国的欧洲历程中,哈布斯堡王朝始终以对立的姿态与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而作为欧洲本土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早期疆域的扩展总是作为联姻的附属品而出现,这一历史渊源使得哈布斯堡王朝整体上的军事实力与奥斯曼帝国相比稍显逊色。但是联姻所带来的巨大的政治收益为哈布斯堡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与能量,使其在欧洲拥有着较为强大的话语权与统御力。作为驰骋欧亚的两大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与奥斯曼帝国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与碰撞,双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两大帝国的国运兴衰,而且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本文将结合16世纪重大历史事件,探析两大帝国之间分合交错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关系,并对双方关系之根源、动力、结构和影响进行评析。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表现为宗教方面的冲突,本质上则是国家利益的对抗。奥斯曼帝国迫切需要融入欧洲的政治生态,哈斯堡王朝则要维系自身在欧洲的统治力。事实上,在帝国时代,欧洲处于政治均势之中,即大国之间相互制衡。自查理五世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来,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在欧洲无出其右,法国极力与之对抗,形成脆弱的制衡。然而,1525年,在帕维亚战役中,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被俘,法国在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力有不逮,形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独大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奥斯曼帝国被推向台前,成为哈布斯堡王朝新的牵制者,也正因如此,奥斯曼帝国才真正成为了欧洲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否认的是,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冲突有一部分原因是欧洲国际的推动,但更多的是两大帝国本就存在的矛盾。在宗教上,奥斯曼帝国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是对哈布斯堡王朝赖以立足的基督教文化的冲突,这使得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扩张直接动摇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宗教统治根基,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避免。在资源上,奥斯曼帝国前身为游牧民族,其在欧洲的政治与军事活动是对欧洲本土国家与生态的入侵,哈布斯堡王朝为欧洲本土帝国,两者之间本身便存在斗争关系,再加上帝国扩张对资源的需求与掠夺,更加加剧了双方的冲突态势。在政治上,哈布斯堡王朝打破了欧洲均势,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级帝国,然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影响力。在法国与奥斯曼帝国秘密结盟后,哈布斯堡王朝更是意识到了奥斯曼帝国所具备的政治号召力和威胁,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政治方面同样突出。在文化上,奥斯曼帝国具备游牧民族特质,文化风气较为宽容自由,然而哈布斯堡王朝则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奉者,较为保守。在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开始发展,哈布斯堡王朝初期对新教教徒极尽打压,而奥斯曼帝国则对新教宽容以待,这也引发了哈布斯堡王朝宗教上内忧外患的局面,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在此情况下,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关系始终较为紧张,双方争斗冲突不断。如果说前期两者的对立态势有欧洲其他国家推波助澜的话,双方后续的对抗便是完全出于双方长期矛盾的积累。可以说,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冲突既是帝国个体的必然,也是欧洲整体的必然。在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冲突之中,迫于双方关系的压力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两大帝国皆在政治、外交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事实上,虽然帝国时代已经远去,当今国际形势已经趋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国家之间依旧存在地缘政治、权力制衡、不同阵营之间的冲突与交往等现象。大国扮演着类似帝国的角色,大国间冲突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全力避免大国冲突也是处于同一空间中的诸大国的责任。而16世纪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两强相争最终两败俱伤的教训更值得我们反思。因此,对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的梳理,有助于把握帝国优秀经验的生成脉络,透视这些经验背后卓越的智慧,在对历史进行梳理的同时,为当今时代提供可借鉴的历史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