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体软骨终板超微结构及颈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诊断明确并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软骨终板及椎间盘85例,同期收集外伤致颈椎骨折(非寰枢椎骨折,术前无颈椎病症状与体征)并行手术治疗的软骨终板及椎间盘12例作为对照。将颈椎病患者按年龄分组,A组为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70岁,F组为对照组年龄28~46岁,每组包含4个病例。术前所有病例均行X线,核磁共振等常规检查。术后观察各组颈椎软骨终板及椎间盘HE染色,根据Thompson椎间盘退变病理分级标准对其退变程度进行分级;Masson染色、透射电镜照片观察超微结构;Tunel免疫组化,观察软骨终板及椎间盘凋亡细胞。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A组,软骨终板中陷窝细胞较多,亦可见清晰细胞核,细胞周围纤维结构紧密,镜下可见少量玻璃样变性;椎间盘中可见少量细胞结构,纤维组织排列紧密,无断裂现象。B组,软骨终板中陷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中仍可见细胞核等结构,细胞周围纤维组织排列杂乱;椎间盘中细胞较少,纤维组织排列较疏松。C组,软骨终板中陷窝细胞结构欠清晰,部分细胞中未见细胞核,大量细胞水肿,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的玻璃样变性;椎间盘中纤维大量断裂,胶原纤维变稀疏、杂乱。D组,软骨终板陷窝细胞结构欠清晰,大量细胞核消失,出现空泡现象,细胞周围结缔组织大量玻璃样变性;椎间盘可见大量断裂的纤维,未见细胞。e组,软骨终板中陷窝细胞明显减少,细胞结构不清晰,细胞周围大量玻璃样变性及粘液样变性;椎间盘可见大量断裂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十分稀疏,软骨终板内甚至出现钙化等一系列退变晚期的表现。而对照组(f组)软骨终板中细胞数量较多,大部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周围软骨纤维排列紧密;椎间盘含大量紧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其中可见少量细胞,胞核清晰可见。thompson分级,各组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病理变化情况为a组i级8个,Ⅱ级2个,Ⅲ级2个,Ⅳ级0个,Ⅴ级0个。b组i级2个,Ⅱ级4个,Ⅲ级2个,Ⅳ级4个,Ⅴ级0个。c组i级1个,Ⅱ级4个,Ⅲ级4个,Ⅳ级3个,Ⅴ级0个。d组i级0个,Ⅱ级1个,Ⅲ级6个,Ⅳ级5个,Ⅴ级0个。e组i级0个,Ⅱ级1个,Ⅲ级4个,Ⅳ级7个,Ⅴ级0个。f组i级11个,Ⅱ级1个,Ⅲ级0个,Ⅳ级0个,Ⅴ级0个。masson染色见实验组切片含有大量淡蓝色均一染色结构,考虑为退变后的淀粉样变,部分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松散;对照组masson染色见较多深蓝色纤维组织,排列紧密,未见淀粉样变。扫描电镜见颈椎病患者软骨终板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变,随着年龄增加呈现出退变程度递增的趋势,部分细胞可见核变性、溶解,细胞质内出现大量的脂质、空泡甚至钙化,细胞器消失,细胞功能不完整;细胞周围软骨囊结构紊乱,软骨囊壁厚度不一;纤维组织亦可见清晰的纤维结构被大量玻璃样变填充,周期性横纹减少,结构欠佳。对照组的软骨终板细胞,其细胞核圆滑完整,细胞质均匀,内质网及线粒体等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功能良好;细胞周围软骨囊结构完整,软骨囊壁厚度均匀;软骨终板细胞外基质丰富,胶原纤维密集,有明显的周期性横纹。tunel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凋亡率为:a组凋亡率21.5±2.55%,B组凋亡率42.1±2.57%,C组凋亡率47.5±4.68%,D组凋亡率67.4±4.52%,E组凋亡率78.6±4.91%;F组凋亡率15.2±3.12%。实验组凋亡率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呈递增趋势;其中每组内上下终板凋亡率比较,上终板凋亡率虽然在数值上低于相应阶段下终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节段椎间盘细胞凋亡率低于其相邻上下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率(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椎病患者软骨终板结构的改变与颈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且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2)颈椎软骨终板退变的发生重于颈椎椎间盘退变,颈椎软骨终板的退变可能是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的启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