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颅脑创伤由于其高死亡率和高病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迄今为止在严重颅脑创伤的治疗上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在于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以大鼠液压脑损伤为模型,利用Annexin V-FITC标记后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和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进一步探讨大鼠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及凋亡的时程变化。同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技术,对Caspase-10基因在S-D大鼠液压颅脑损伤前后表达差异的动态过程进行定量观察。探讨Caspase-10基因在S-D大鼠液压颅脑损伤前后表达差异,为进一步认识caspase-10在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积累资料。第一部分大鼠液压脑损伤导致皮层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目的:观察大鼠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在制作大鼠左顶叶液压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电子显微镜,对大鼠液压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大鼠液压脑损伤后6小时左侧顶叶皮层神经细胞即可出现早期凋亡现象。伤后6小时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21.97%(p<0.01),伤后24小时达高峰,为65.90%(p<0.01),伤后48小时与伤后24小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发现伤后24小时可出现早期凋亡。结论:大鼠液压脑损伤后6小时即可出现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较以往报道的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出现的时间更早。第二部分Casepase-10基因在大鼠液压颅脑损伤前后表达差异分析目的:探讨Caspase-10基因在S-D大鼠液压颅脑损伤前后表达的差异。方法:在制作大鼠左顶叶液压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实时定量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T-RT-PCR)检测技术,对Caspase-10基因在S-D大鼠液压颅脑损伤前后表达差异的动态过程进行定量观察。结果: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液压脑损伤导致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caspase-10基因表达上调,发生于伤后6小时(2969.53±1217.08),持续至伤后48小时(494.11±261.96)下降为正常;而损伤对侧无影响。结论:首次定量检测发现大鼠液压脑损伤后6小时即可出现皮层神经细胞的caspase-10基因表达上调,较以往报道的神经细胞Caspase-3基因的伤后48小时上调(0.49±0.22)出现的时间更早,较Caspase-8基因于伤后6小时(0.12±0.03)出现上调的时间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