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作为初始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为早产儿R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07月至2021年08月胎龄在28~32周之间,出生体重在1.0~1.8kg之间,且诊断为RDS的早产儿69例的临床资料。收集的临床资料中治疗组(即NIPPV初始治疗组)36例,对照组(即有创常频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组)33例。记录患儿包括性别、入院年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龄、阿氏(Apgar)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指标:(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初始及治疗后3小时、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其中主要观察评价指标有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2)临床观察评价指标:患儿总的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转归情况(痊愈、好转、无效、死亡)。(3)并发症观察指标:肺炎、肺出血、呼吸暂停、气胸、败血症、需要禁食的腹胀、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听力异常(左耳听力异常/右耳听力异常/双耳听力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结果共收集NIPPV组患儿36例和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33例,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两组患儿在治疗初始及治疗后3小时、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Pa O2、Pa 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观察评价指标:NIPPV组总的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比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的转归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有3例患儿因治疗无效而改为有创常频机械通气,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有3例患儿因治疗无效而改为有创高频机械通气,且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有2例患儿因消化道出血及肺出血而死亡。(3)并发症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NIPPV组和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在呼吸暂停、气胸、败血症、需要禁食的腹胀、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听力异常、NEC、ROP、PDA、PPHN、ICH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NIPPV组肺炎、肺出血、BPD的发生率分别为2.8%(1/36)、0(0/36)、2.8%(1/36),有创常频机械通气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1.2%(7/33)、18.2%(6/33)、21.2%(7/33),两组在肺炎、肺出血和BPD的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应用于早产儿RDS治疗安全有效,可缩短总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患儿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