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2010年正式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此后11年GDP增速首次跌破10%,2015-2017年增速在6.7%-6.9%之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否意味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抑或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正常收敛?因此中等收入陷阱是当下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文献很多都是从收入分配、技术、人口等方面展开,直接将贸易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相联系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从贸易结构视角来研究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发生机制。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如果此观点成立。由于产业结构能够决定贸易结构,那么贸易结构的变动就可以反映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净出口比率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贸易结构的理想指标,所以将构造四类产品的净出口比率来衡量贸易结构。通过对比陷阱组与非陷阱组贸易结构演变的差异来分析其背后可能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从而归纳出中等收入陷阱可能的发生机制。通过构建中等收入和陷阱的相关标准,利用216个国家涵盖近56年人均实际GDP数据,测算结果显示中等收入阶段拉美与非洲区域落入陷阱概率最大。并以此将国家划分为陷阱组和非陷阱组。通过比较两者贸易结构演变差异,表明导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的原因就是陷阱国家产业升级路径过于狭窄。贸易结构无法从低复杂度的产品过渡到高复杂度的产品,导致产业结构无法优化。拓展的雁阵模型主张出口应从低复杂度到高复杂度逐渐过渡,或者说产品的净出口由消费品向资本品过渡。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向联系来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国家和地区实现雁阵式的产业结构升级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较小。从雁阵模式框架下能够更好地分析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机制及为一些国家提供借鉴。另外基于实证得出的结论,分析中国的贸易结构现状,从表面上看与非陷阱组的整体贸易结构表现一致,似乎不存在落入陷阱的风险。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比仍然比较大,不仅仅只看产品的出口复杂度还要看产品的附加值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在资本品所属行业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国内附加值占比仍然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实质上仍然存在落入陷阱的风险。基于分析结果从5个层面提出中国避免落入陷阱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