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热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可独立存在,亦可于其他病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纵观古今对于虚热证的认识,存在相通之处的同时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历代医家治疗此类病证的用药规律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从古今文献整理和方药应用分析研究入手,以古代文献为主,现代文献为辅,总结虚热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及组方用药的药性规律和配伍规律,探究历代医家对此类病证的理论认识、治疗思想的演变过程,以期对相关文献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虚热证历代文献考辨:收集整理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对虚热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治疗思想的理论阐述。2.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1)古代方药证治规律研究研究方法及内容:古代方药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途径,查阅书籍以我校图书馆馆藏为主,筛选了东汉至清代民国期间的有关治疗虚热证的方药文献资料,然后规范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药性及配伍规律。研究结果:①古代用药均以补益药最多,其次为清热药(金元时期解表与清热药基本持平)最多,多配伍解表、利湿、化痰、收涩、理气、活血和温里类药物。宋代及以前用药总体寒凉之性较多,其他时期用药温热之性较多;各时期用药的药味总体以甘味最多,其次为苦、辛。②补益药均以补气药最多,药性以微温最多,药味以甘味最多。补气药使用频次均以甘草最高,其次为人参、黄芪等;剂量比多以黄芪最高,清代民国时期人参最高。补血药以当归、白芍、熟地黄频次较高,而剂量比以熟地黄最高。补阴药以麦冬、干生地频次最高;不同时期剂量比亦不同。温阳药多以肉桂、附子频次和剂量比较高。③所用清热药性味均以苦寒频次最高。宋代及以前常用黄芩、知母、地骨皮、石膏等;剂量比以石膏、芦根较高。金元时期所用清热药较少,常用地骨皮、知母、黄芩等。明代常用知母、黄芩、黄柏、地骨皮;剂量比以黄柏、黄连、知母较高。清代民国常用知母、牡丹皮、地骨皮、黄芩等;剂量比以石膏、知母、青蒿、玄参较高。④配伍的其他药物中,解表药多用柴胡、生姜、升麻等;利水渗湿药多用茯苓;活血药多用川芎,其次为牛膝;收涩类药多用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牡蛎等;理气药多用陈皮、枳壳;化痰药多用半夏、桔梗;祛风湿药多用秦艽。(2)现代方药证治规律研究研究方法及内容:现代文献以癌症发热中的虚热证为例进行研究,以电子检索结合图书手工检索的方式,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用药规律。研究结果:①气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温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气药常用黄芪、白术、甘草、党参;其他补益药多用当归、白芍。清热药性味以甘寒最多;多用地骨皮、黄芩、知母。其他药物多配伍柴胡、升麻、陈皮、茯苓、生姜、半夏等。②阴虚发热用药以清热药最多,总体性味以寒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苦寒最多;常用补阴药为生地黄、鳖甲、麦冬,其他补益药多用甘草、黄芪、当归等。清热药性味以苦甘寒最多;常用青蒿、牡丹皮、地骨皮等。其他药物多配伍秦艽、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蛎等。③阳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温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益药常用甘草、白术、黄芪、白芍、当归、党参、生地等;温阳药常用附子、干姜等。常配伍桂枝、陈皮、黄柏、龙骨等。④气阴两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寒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气药常用甘草、黄芪、太子参,补阴药常用麦冬、生地黄。清热药性味以苦寒最多;常用知母、石膏、牡丹皮、黄芩等。其他药多配伍半夏、柴胡、茯苓、五味子等。3.结论古代医家治疗虚热证在补益亏损之气、血、阴、阳的同时,根据不同病机运用透热、化热、泄热、滋阴或几种治法兼而有之,升降相宜,收散有度;同时亦非常注重防护正气,配以收敛固涩之品。现代医家治疗气虚发热以补中气为主,气血兼顾,少佐升举清阳和理气健脾药;阴虚发热以滋阴清热为主,多配伍质重敛降药;阳虚发热以补益和温阳并重,少佐重镇酸收药和滋阴药;气阴两虚发热补气滋阴并重,配以质重沉降药而少佐清透药。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组方虽各有特点,但总体用药皆多样化,所用清热药亦非拘泥于几种“清虚热药”。治疗此证关键在于诸药之间的配伍,同时必须注意气机的升降和气血阴津的固护。